孫宇
職業能力培養視域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解讀
孫宇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對于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加劇了市場和人才之間的競爭,這就更需要高校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專業的高素質人才。作為全球通用的語言——英語,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上也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職業能力培養視域下高職院校該如何進行英語教學,希望能給大家一定的參考意義。
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方面有很大優勢,其不僅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也注重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這樣培養出來的兼具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人才更符合社會發展需求。伴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進步,我國與其他國家地區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也需要當今時代的人才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可以說,學生的英語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其今后的工作選擇。因此,高職院校在職業能力培養視域下蓋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英語教學成為了當前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國的課程改革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也在不斷調整,力求教學和人才培養更科學,更合理,更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過去傳統的教育理念是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很少關注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導致不少學生出現了只會紙上談兵,動手能力卻比較差的情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對這一情況進行了突出和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分析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對人才的需求來調整教學內容。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老師的思維引導,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以及實踐能力。可以說,在職業能力視域下高職院校進行英語教學改革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它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
有利于學生的就業選擇。如前文所述,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使得我國和其他國家地區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這就需要更多懂得英語并能夠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的專業人才。高職院校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以及職業技能,若是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則其在就業上將會更有優勢。然而,從我國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偏低。因此,我們需要站在職業能力培養的視域下積極調整和改善英語教學模式,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加入職場英語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水平。
缺乏先進科學的英語教學理念。英語屬于語言課程的一種,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要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而高職院校進行英語教學還能夠凸顯出學生在就業上的優勢。然而,目前國內許多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上教學理念都比較落后,更多的還是使用傳統的考試途徑進行教學,忽視了英語的實際應用價值。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導致老師在教學時不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沒有看到英語交流能力對于學生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形成了以死記硬背、通過考試為主要目標的學習習慣。
英語教學內容與社會發展實際不相符。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上都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理論知識,并使用傳統的統一的教材來進行教學,對于各專業的學生將來在工作中可能會涉及到的職業英語并沒有多加涉及。這樣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不具備任何的職業屬性,學生所學到的英語知識也只局限于基礎的詞匯、簡單句式等,但若要和自己所學的具體專業相聯系則幾乎是很難實現的。長此以往,學生沒有看到英語和所學專業的關聯,學習英語的動力會逐漸喪失。
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偏低。不少高職院校的英語專業教師其英語素養并不低,然而許多老師卻沒有深入調查學生的具體專業,在教學中也就很難加入學生的專業知識。絕大部分的老師在英語教學上都并未將學生的職業聯系起來,更不會專門做一個明確的教學規劃與目標,在考核學生的英語水平上也多是采用傳統的筆試考核,考核內容局限于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致使學生的職業英語以及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都很難獲得提高。
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水平。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站在職業能力培養視域下對教學進行改革,在教學內容上要更側重學生的專業性英語知識,而不是單純的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高職院校英語專業教師應該形成這樣的教學理念:英語教學要以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求作為導向,努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水平,針對學生的具體專業進行英語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以培養出能夠在職場中靈活運用英語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
明確英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要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我們要在高職院校中有效進行英語教學就必須明確教學目標,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前要認識到高職院校進行英語教學是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讓學生在將來的就業中更有優勢。所以,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目標應該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引導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有效而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英語學習,同時根據學生的具體專業加強職業性的英語應用學習。
在教學中滲透職業性英語教學。高職院校是要培養出同時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也必須要重視鍛煉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積極滲透職業性英語教學。目前國內許多高職院校不重視學生的專業進行針對性的英語教學的情況,導致學生所學知識很難在其今后的工作和學習當中有實際作用,同時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也被大大降低。由此可見,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滲透職業性英語知識,將學生所學專業,社會生活與英語教學進行緊密聯系,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建立健全英語考核體系。采用閉卷的筆試考試方式來考核學生對于英語教材內容的理論基礎知識是當前許多老師考核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導致高分低能的情況常常發生。為此,高職院校應該努力改善英語考核體系,從多方面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考察。首先,考評形式可以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閉卷和開卷互相結合的形式來進行。其次,考核內容上可以采取理論知識和職業英語應用能力相結合的方式。如以筆試為主的考核內容應該是針對教材內容的理論知識,而職業性英語應用能力的考核則可以選擇就業面試、企業業務洽談等口語形式來進行,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水平,還將其和學生的專業進行很好的聯系,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
提高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如何和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引導有很大關系,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職業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首先就要提高老師的英語素養。為此,高職院校應該多組織英語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學習,包括一些特定的專業知識,組織英語教師對學生所學專業進行考察和了解,并在教學中將其和英語教學進行緊密聯系。鼓勵教師和其他專業教師、其他院校的優秀英語教師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專業培訓、專業調查以及交流學習等多種手段來提高老師的英語教學能力。此外,學校還應該加大資金投入,讓更多的英語教師有機會獲得專業學習與深造,積極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并提供相關崗位給英語教師以培養老師的專業英語能力,這樣更有利于老師尋找到英語教學和職業英語的契合點,從而將其運用到英語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英語水平。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應該結合社會時代發展的需求,針對學生的專業進行英語教學,將學生的專業知識滲透到英語教學當中,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英語水平和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向社會輸出更多具有過硬的綜合素質能力的人才。
(作者單位:遼寧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