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軍 李小勇 張本山
(漢陰縣農林科技服務中心陜西漢陰725100)
2017年漢陰縣優質常規稻“五山絲苗”機械直播密度試驗初報
李成軍 李小勇 張本山
(漢陰縣農林科技服務中心陜西漢陰725100)
優質常規稻“五山絲苗”田間表現綜合抗性較好,較耐密植,但分蘗勢一般,穗粒實數及結實率中等,在畝播15800穴左右的大密度栽培水平下,也可以獲得較好產量。并且該品種米質較優,抗性較好,因此“五山絲苗”可以作為漢陰縣機械化直播的空茬田品種進行推廣。
漢陰縣;五山絲苗;機械直播密度試驗
漢陰縣地處陜南秦巴山區,是安康市農業大縣,也是安康市優質糧油的主產縣區,全縣常年種植優質秈稻7666hm2,平均單產495kg/667m2,年總產稻谷5692.5t。多年來,由于傳統人工插秧費工費時,勞動強度大,種植綜合效益低,因此,漢陰縣積極開展了一系列水稻機械化直播試驗示范,為探索優質常規稻“五山絲苗”是否適合漢陰機械化直播的密度,并考察試驗品種“五山絲苗”的豐產性、抗逆性和適應性,漢陰縣農林科技中心技術人員于2017年在漢陰縣城關鎮花扒村實施了優質常規稻“五山絲苗”機械化直播密度試驗。
1.1 試驗目的。通過本試驗實施研究出優質常規稻“五山絲苗”機械化直播在漢陰縣月河川道適宜直播的密度,并考察試驗品種“五山絲苗”的豐產性、抗性和適應性,以加快漢陰縣水稻機械化直播品種更新換代步伐,提高全縣優質水稻的種植經濟效益,減輕農業勞動強度。
1.2 參試品種。五山絲苗。
1.3 參試機械。上海STAR牌2BDXS-10CP(25)型水稻穴直播機,機械驅動為洋馬牌VP6D型六行高速插秧機。
1.4 試驗地點。常規稻“五山絲苗”機械化直播密度試驗設在城關鎮花扒村二組胡洪申的承包田。該試驗田土質為青泥田,面積1950m2,前茬為空茬,土壤肥力中等,pH值6.5,有機質含量13.8g/kg,全氮含量1.29g/kg,堿解氮含量87mg/kg,有效磷含量6.9mg/kg,速效鉀含量95mg/kg。
1.5 試驗設計。試驗采取隨機區組設計,設3個密度水平,3次重復,小區長10m,寬3m,面積為30m2,每小區直播10行,行距0.3m,通過水稻穴直播機調節播種株距0.14cm、0.15cm、0.16cm。處理1:每畝直播15873穴(行距0.3m,株距0.14m);處理2:14815穴(行距0.3m,株距0.15m);處理3:13889穴(行距0.3m,株距0.16m),每穴播種催芽谷種5~6粒。整個試驗過程統一農事操作,統一蟲害防治。

表1 生育性狀及產量情況
1.6 試驗田管理。4月15日統一浸種催芽,4月16日畝施54%史丹利三元素復合肥40kg作基肥,提前機械整田,做到田平泥爛,田面水平高差不超過3cm,大田整理后排水晾田備播。4月18日機械直播,每穴直播催芽谷種5~6粒。4月19日,每667m2用30%“掃弗特”100g,兌水30~40kg對已播種畦面噴霧除草。5月15日苗期3葉后,結合追施斷奶肥,每667m2用37.5%“芐·丁”50~60g拌勻撒施,施藥后保持淺水5~7d。6月2日每667m2施入尿素10kg作為分蘗肥。7月5日每667m2用20%井岡霉素100g兌水40kg噴霧防治水稻紋枯病,7月30日每667m2用16%井酮·三環唑50g+48%毒死蜱乳油120ml、20%井岡霉素100g兌水40kg噴霧防治稻縱卷葉螟、稻苞蟲和稻曲病,其它管理同大田生產。
1.7 觀察記載項目。依照水稻品比試驗記載項目及時觀察記載,詳見表1。9月25日組織人工對各小區單獨收獲,晾曬后各小區產量詳見表2。

表2 試驗結果數據統計
2.1 試驗結果。處理1產量水平處于第1位,處理2產量水平處于第2位,處理3產量水平處于第3位。在2017年較為干旱少雨的天氣下,各試驗密度田間水稻均直立,未出現倒伏現象,紋枯病在田間大密度生長環境條件下無明顯發生,后期稻曲病無明顯發生,該品種整個生育期田間表現較為優異。
2.2 試驗分析。經過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LSD法)(詳見表3、表4),品種“五山絲苗”處理1較處理2、處理3產量差異極顯著;處理2較處理3產量差極顯著。

表3 試驗結果分析—F測驗

表4 試驗結果分析——多重比較(LSD法)
從生育性狀觀察及試驗結果分析,優質常規稻“五山絲苗”田間表現綜合抗性較好,較耐密植,但分蘗勢一般,穗實粒數及結實率中等,在畝播15800穴左右的大密度栽培水平下,也可以獲得較高產量。并且該品種米質較優,抗性較好,因此“五山絲苗”可以作為漢陰縣機械化直播的空茬田品種進行推廣,并在2018年繼續試驗觀察,探索適宜的高產栽培配套管理技術,以進一步提高漢陰縣水稻種植經濟效益,減輕農業勞動強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