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英
(滄州師范學院河北滄州061000)
淺談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教學
張文英
(滄州師范學院河北滄州061000)
在高等師范音樂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良好的互動教學氣氛,以提問的教學形式提高互動教學質量,實施小組合作互動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師生互動的頻率,從而不斷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音樂專業;師生互動;提高質量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音樂素養日益成為高等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在高等師范音樂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他們的音樂創新能力呢?筆者認為,要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他們掌握獲取音樂知識的方法,不斷提高音樂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在傳統的音樂專業教學模式中,教師具有不可侵犯的威嚴和地位,學生也是一貫的敬畏和服從,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學氣氛比較沉悶,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鑒于此,教師應當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打破條條框框的禁錮,多與學生互動交流,增進與學生的關系和情感,這樣一來,學生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例如,音樂專業教師在教學時,常常會根據教學內容來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這種形式開展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多,同時,學生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了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培養了溝通協作的能力。在這樣良好的課堂氣氛中,課堂教學目標很容易就能實現。
從本質上講,學習是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想要在課堂上講深講透某個內容,就應當以提問的教學模式來進行,這樣可以在進一步探究的過程中,實施更加有目的性與針對性的教學,進而使探究式教學效果和目標實現。因為質疑與提問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音樂專業教師要在提問過程中將質疑的因素滲透其中,在探究的過程中,啟發學生對音樂知識與實際中的不同之處進行質疑,從而提高學生辯證性思考問題的技能。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體現“雙向提問”的作用,立足于“教師問和學生答”的前提下,進行“學生問和教師答”,提高教學效果。當然,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地設計教學過程,靈活地設計多層次、多視角、巧妙的問題。但需要注意一點,無論是教師提問,還是學生提問,都應當立足于音樂專業知識的本質,并且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來學習音樂專業知識,以使提問具備顯著的思考性和啟發性。
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已逐步形成了穩定的個性,并且一旦形成,常常難以改變。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應當盡量地把握住所有學生的特點和個性,且以此作為前提條件劃分學習小組,從而實施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模式。例如,音樂專業教師在教學時,首先分解音樂專業教學知識點,讓不同的學習小組做各種學習任務,這樣一來,每一個學習小組的任務都是具體的,在這幾個小組的協作之下,分解所學習的音樂專業知識。同學間相互商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充分交流,暢所欲言,如此一來,學生可以更加系統與細致地把握所學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盡情地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與優勢,這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全面提升。最為根本的在于,各個小組學生在合作時,增進了交流與溝通,明確了小組合作互動學習的價值與意義,也明確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而也有助于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因此,小組合作互動教學模式非常有效和值得倡導。
一是在音樂專業教學中,要面向所有的學生,調動每個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師生互動的關鍵。這就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如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課堂練習,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思考的空間。特別是對中下等生要有“扶”有“放”、“扶”“放”結合;對成績較差的要以“扶”為主,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師生互動的教學環節中來。二是有意設置認知沖突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恰到好處的認知沖突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設置認知沖突,層層引導,步步深入,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一個興奮的狀態,促使他們不斷發現問題,并不斷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