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 要:現代教學理念要求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發揮其主體地位,在這樣的要求下新的教學方法大量被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其中應用最廣的一種。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使用該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和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轉變學生學習態度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學生的協作意識,縮小學生的兩極分化,實現全體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中專;信息技術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0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12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新課改下實施探究教學的重要方法,它以任務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完成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置的任務的過程中來獲得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這樣就能夠把相對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趣味化,且指導方向明確,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參與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小組成員互相配合、緊密協作,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也能夠實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一舉多得。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主要特征
(一)以任務為主線
在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是課堂的主線。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明確而有趣,要遵循實踐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創造性原則。要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有針對性的問題,且最好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樣更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信息檢索時,可以把查找平時的學習資料作為任務;在Word教學中,可以把制作一張課程表、一幅板報作為任務等等。
(二)以教師為主導
在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擔當的責任更大,教師不僅要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怎樣把知識傳遞給學生,是教學情境的創設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任務成果的評價者的角色。教師通過分析教材和學生,結合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創設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進而制定任務。畢竟有些問題學生可能因為自身知識積累問題,可能在完成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難點和困難,教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給學生提供幫助。最后教師要積極組織任務成果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激勵學生參與,繼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三)以學生為主體
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迸發出各自的創造力,在協作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
任務驅動教學法將學生置于一定真實的學習情境中,通過任務引起他們的注意,通過分析任務發現問題,利用原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資料解決發現的問題。在學生完成任務時,通過主動質疑,提出問題,自主思考,對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事實證明,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能適應信息技術教育發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任務驅動教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最終目的是促使學生由“學會信息技術”向“會學信息技術”轉變。在深刻認識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礎上,如何才能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專信息技術課堂中運用自如呢?我們可以從分析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以及學習者特征入手進行分析。
(一)中專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者對學習者應當取得的學習成果和最終達到的行為目標的明確表述,是指導教學過程設計與教學效果評價的依據。教師要想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明確整個單元以及每一課時所需學習掌握的知識點,辨別知識點的類型,弄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才能在后面的任務設計中統籌兼顧。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在教學活動中,教學效果怎樣,教學目標是否實現,都依賴于學習者的學習活動;而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又都是以自己的認知特點來進行學習的。因此,要取得教學活動的成功,必須重視對學習者特征的分析,學習者特征的把握是任務設計的基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分析學習者的特征主要包括三方面:
1.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及認知特征,如學生喜歡采用怎樣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哪些內容存在偏愛或誤解等。
2.分析學生已經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基礎,判斷其是否具備了進行新的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基礎。
3.分析學生學習新知識可能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分析新知,結合了解到的學生學習基礎預測,保證教學的針對性。
(三)任務設計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是任務設計,任務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效果。只有明確了任務驅動教學法中“任務”的特點才能更好地設計貫穿課堂的任務。任務設計時要從具體的教學目標出發,教師必須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使任務在呈現后能轉化為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任務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技能基礎,這樣才能夠保證實效。
此外,任務設計還要具有適度性和可操作性。綜合考慮中專學生的一般認知規律、教學內容和上機條件,筆者認為以課時為單位設計任務更為可行。設計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學習環境和學習基礎,注意機房布置和學生機器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在一課時中呈現一個較完整的問題解決過程,切實提高學生積極主動獲取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避免紙上談兵。
以上是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和設計方法,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實際運用這種方法能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和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助于初步建立學生的協作意識,縮小學生的兩極分化,實現全體學生的信息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吉慶.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鐘衛銘.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實踐教學中的困惑與探討[J].職業,2010(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