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榮
摘 要:小學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正處于特殊時期,班主任的引導教育尤為重要。班級管理工作要傾注愛心,充分尊重每個學生,放手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學生才能快樂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賞罰合理;精細管理;民主和諧;不放棄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51
小學中年級的學生心理發展正處于一個特殊時期,因此,中年級班主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中年級的班主任更應積極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動向,用積極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學會與人交往,懂得感恩,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為中年級學生認知增長,性格有些叛逆,也具有了一些個性。為了幫助中年級學生順利度過這個關鍵期。我們班主任可以通過努力營造和諧溫暖的班集體,讓中年級的學生時刻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讓他們感受到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相互幫助,共同成長。
一、利用班主任的智慧巧妙處理班級偶發事件,賞罰合理
作為班主任要在工作之余,隨時觀察了解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真學習借鑒優秀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經驗,處理班級偶發事件,要根據事件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冷處理與熱處理分開,一切以從學生的長遠發展為目標,智慧地處理問題,并且依靠班集體的力量,處理各種事件要發揚民主,尊重學生個體,不可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尊重學生的好奇心理。例如,班上一位女學生,由于好奇心強竟然用掃帚將學校樓道內的一個吸頂燈罩弄破了,事情發生后,我告訴自己要用冷靜理智的方式去處理,先弄明白她為什么這樣做,最后得知女生想弄清楚燈罩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是軟的還是硬的,原來是強大的好奇心促使她這么做的。接著處理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她明白解決問題的方式有許多種,不能采取破壞性行為,讓她明白自己做事不計后果,連累了父母忙前忙后,同時有損班級形象,事件結束后組織主題班會討論是非常有必要的,用這件事例教育全班同學,吃一塹,長一智,“罰”要合情合理,讓全班同學信服,由此學生在犯錯中成長得更快!
二、班主任努力做到言傳身教,逐步落實精細管理
筆者所在的農村小學,所處環境嘈雜,學生接觸到的不文明現象多,尤其是單親離異家庭增多,農村留守兒童群體逐漸龐大等原因導致了學生生活習慣不好。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成了班主任的一大難題,諸如一些學生在教室看見地上有紙,哪怕是踩上也不撿起來。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體現了學生素質的下滑,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會指名學生把地上的紙撿起來,放入垃圾桶里。但學生始終沒有自覺意識,怎樣才能使學生人人關心班級,人人講衛生呢?我們可以試試身教的巨大作用,發現地上有紙不喊學生,而是自己把它撿起來。利用身教加言傳幫助學生養成好習慣。教師富有正能量的言傳身教猶如春夜的細雨,潤物細無聲,學生猶如春天的小樹苗,在春雨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時間長了以前歪扭的桌椅、滿地的紙團被整齊的桌椅、干凈的地面所代替。有時教師的嚴厲呵斥反而沒有多大效果。嚴厲訓斥監督完成不如促使學生養成自覺行為習慣,所以發揮班主任的言傳身教作用,可以促使班級進一步形成強大的浩然正氣。
三、民主和諧,該放手時就放手
班主任應該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班級環境,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該放手時就放手,中年級的學生有了自己的個性和想法,需要被人認可的欲望比較強烈,與一二年級相比,他們有了自己的獨特想法,但這些想法需要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在鍛煉中成長。有人說太勤奮的媽媽培養出的是懶散的孩子,反而懶媽媽會培養出勤勞的孩子,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如果一個班主任對班級事務只是包攬,那么學生什么也不會干,相反如果班主任能把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教師做好指導、引導、反饋、評價工作,那么時間長了,不僅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也鍛煉了學生班級管理能力,何樂而不為呢?作為班主任可以將班級管理劃分為不同模塊,設立不同管理崗位,例如,形成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局面,就需要班主任精細化管理,放手使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管理的小主人,進行崗位管理指導和評價,并適時互換角色,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管理崗位,讓學生感覺到班級就是我的家,班級不是教師的強制管轄區,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他們的幫助者、引導者。把管理權還給學生,大膽地將管理的權利下發給學生,讓學生管理學生,發揮小組長的積極帶頭作用和監督評價作用。而且要獎懲分明,無論是精神獎賞還是物質的獎勵,都不應吝惜。
四、班主任用真情溫暖每一個學生,做到不放棄每個學生
一個班級中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俗話說,十個手指伸出來都不一樣長,更何況是學生呢?所以班主任沒有必要強求每個學生都一樣優秀,尤其對待班上的特殊群體學生,更應該因材施教,所以每個班級中必定有一些學生學習成績不好,被教師和同學無情地冠名為“學困生”,他們平時遭到教師的訓斥,同學的譏笑,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自卑心理會油然而生。例如,有一個學生因為生病休學從四年級留級到了我班,一開始我就擔心他會有情緒波動,會受到同學的歧視,在班會課上我告訴全班同學,既然我們40名同學坐在一個教室里學習,就應該彼此關心,彼此幫助,共同進步。課堂上我發現他聽的都很認真,于是我表揚他坐得端,聽得認真。有時我找小老師,我會第一個請他來當小老師,起初他不自信。我鼓勵他說:“老師相信你,你已經學過了,你就是老師,大膽試一試吧!”慢慢地這位學生喜歡舉手發言了,而且積極性很高。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發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經常鼓勵他們在學習上也要學會吃苦,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我想,關愛每一位學生我們的責任。
總而言之,班級管理需要傾注班主任的愛心,更需要班主任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地進行精細管理,在精與細的管理下學生會更加快樂、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彭連云.略談小學班級管理[J].小學教學研究,2013(8):96.
[2] 楊茹.淺談班級管理的一點體會[J].魅力中國,2009(3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