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娥
摘 要:細節決定成敗,教學亦如此。細節在教學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進學生發展中的意義和價值,舉輕若重。教學細節蘊含教育技巧和教育智慧,教學的各個階段都可生成教學細節,要關注生成,巧妙設置,激發興趣,引發思考,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教學細節;導入;結;提問 ; 評價; 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60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些都說明細節雖小、作用重大——細節往往決定一件事的成敗。教學細節看似平常,卻蘊含智慧;看似簡單,卻孕育深刻。
一、導入環節
“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一篇文章,假如開頭部分新穎有趣,就會吸引讀者讀下去。上課也如此。導入環節做得好,就能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特級教師于漪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
導入有哪些方式呢?(1)名句導入式。古詩文名句語言雋永,意蘊豐厚,結合課文特點,恰當引用名句,能使學生產生聯想或想象,感受課文的精妙之處。(2)故事吸引式。用故事來導入課文,會激發學生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情境創設式。授課開始,教師如能創設與課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讓學生快速入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4)設疑導入法。古代學者陳獻章說過:“疑者,覺悟之機也。”一個問題的提出,能引發學生思考,促使他們在新課學習中尋找答案。
導入是課堂上要走好的關鍵一步,是整堂課情緒感染的開始。導入要為教學目標和重點服務,與講課內容緊密相連,自然銜接。導入應切合學生實際(知識基礎、生活閱歷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結尾環節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描龍繪鳳,重在點睛。一節課的結尾好比一篇文章的結尾,有著卒章顯志、畫龍點睛、總結升華、誘發興趣等作用。
課堂結尾有以下方法:(1)總結概括法。教師用準確精煉的語言,對教學內容作出歸納總結,鞏固知識,加深理解,強化記憶。(2)對照比較法。教師在教學結束之時,從思想內容、形象塑造、語言表達等方面,將新舊課文進行對照比較,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能使學生把握特點,加深理解。(3)設置懸念法。結合下一節課的內容,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構成懸念,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為下一節課的開講創造條件。(4)課外延伸法。除了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教師還應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課外,以彌補課堂教學之不足。
優秀的教學結尾,是銜接新舊知識、貫通前后內容的紐帶,是從課內到課外、由知識向能力過渡的橋梁。它能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啟迪思考,能收到余音繞梁、回味無窮的效果。
三、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促使學生閱讀、思考、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重要教學手段。若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課堂提問要注意“三度”。(1)角度。葉圣陶先生在《談教學的著眼點》中提倡教師要著眼于使學生“開竅”。為使學生“開竅”,教師應注意提問的切入點。選準一個適當的角度提問,可以活躍學生思維,減少理解障礙。(2)難度。課堂提問要把握難易程度,就如樹上的果實,需要跳一跳才能得到。(3)梯度。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要搭建思考的階梯,增加階梯的密度。
課堂提問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進行課堂反饋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切不可把提問當做課堂教學的點綴,只求表面熱鬧,而不講求實效。
四、評價語言
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多一些賞識與鼓勵,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問題不夠完整時,我們有時會不經意地評價:“這位同學回答得不夠完整,誰補充?”這是一種否定性評價,容易挫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同樣的情況,可以換一種說法:“這位同學經過認真思考,已經答出一部分了。再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方面?”這種鼓勵性評價能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五、情感投入
教學的成功,不僅有賴于教師豐富的知識、適當的教學方法,而且還取決于教師的情感投入。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時,自然會喜歡教師,并對他教的學科投入更大的學習熱情。教師如何進行情感投入呢?
1.關心了解學生。教師在課下應有意識地和學生“套近乎”,全面了解學生各方面情況,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2.尊重信任學生。教師的尊重和信任,可以給學生極大的精神鼓舞,創造一個愉快的心理環境和學習環境。
3.公平對待學生。教師對學生應一視同仁,對后進生更應熱情鼓勵,以促進其品行、學業等方面的轉化。
教師的情感投入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教師只有把赤誠之心獻給學生,才會得到學生的好感和信賴,收到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對于每一個教學細節的處理看似不起眼,但它卻是教師教學觀念的一種流露,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體現。因此,我們要精心打造好教學細節,使課堂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 黃雅特.淺談初中語文細節教學[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4(8):104 .
[2] 嚴麗華.淺談初中語文教學細節[J].中學課程輔導,2011(11)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