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景進
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的策略思考
◎肖景進
我國有2000多個縣,縣域面積占到了國土面積的90%以上,縣域經濟作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單元,曾經一度撐起了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基于我國現實國情,考慮到縣域經濟的重要地位,可以說國家層面經濟發展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縣域經濟發展質量以及速度。我國縣域經濟目前普遍存在大而不強的突出問題,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諸多產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縣域經濟承受著比較大的壓力。本文對于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具體的探討,調查分析了縣域經濟發展方面存在的各種阻礙,在對于那些縣域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進行發展經驗總結基礎之上,提出了縣域經濟發展潛力提升具體策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縣域經濟規模不斷增長,縣域經濟成為了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縣域經濟規模已經超過了16萬億。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縣域經濟的競爭力正在不斷下降,這從縣域經濟GDP占到全國經濟總量比例的不斷下降就可窺一斑。縣域經濟的發展潛力的透支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問題,尤其是經濟增速下滑的情況下,縣域經濟發展潛力不足的危害更是被進一步放大。長期以來我國縣域經濟粗放發展背后掩蓋了太多的問題,隨著經濟轉型壓力的加大,縣域經濟如何轉變發展模式,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進一步提升發展潛力,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
縣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本文這里分別從多個角度進行探討,以更好去認識和把握縣域經濟發展潛力提升的重要性。
推動國家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潛力與國家經濟實力息息相關,縣域經濟實力強、規模大,將會帶來國家經濟實力的進一步增強,反之則會拖累國家經濟實力。目前我國經濟實力雖然不斷提升,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但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人均GDP偏低,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經濟發展模式粗放,尤其是縣域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經濟增長質量并不是很理想,這導致國家經濟實力不強。我國縣域經濟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通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可以帶來國家經濟實力的進一步增強。
統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當前我國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發展程度不太協調,典型表現就是縣域經濟較弱,城市地區經濟發展一枝獨秀,縣域經濟發展得不到太多的政策、資源支撐,這導致區域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嚴重的失衡問題。針對縣域經濟發展方面相對薄弱的問題,需要深入貫徹落實統籌地區協調發展的政策要求,努力發展縣域經濟,從而減少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鴻溝,實現各個地區之間的平衡發展。
實現貧困人口的大幅減少。當前我國扶貧工作已經進入了攻堅階段,為了更好的幫助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黨和國家不斷創新扶貧模式,以期順利完成扶貧攻堅任務。當前我國大部分貧困人口都集中縣域,縣域經濟發展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扶貧目標能否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不到三年,而扶貧任務依然艱巨。縣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是做好扶貧工作的重要保障,通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給地區的貧困人口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從而幫助貧困人口實現順利脫貧。
縣域經濟發展面臨各種阻礙,本文通過調查將這些阻礙進行歸納,分析這些阻礙對于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的影響,從而明確未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破除縣域經濟發展阻礙,提升經濟發展潛力。
發展基礎薄弱。雖然我國個別縣域經濟發展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強,但是大部分縣域的發展基礎都比較薄弱,這對于縣域經濟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阻礙。很多縣域經濟發展起步較晚,原始積累少、產業層次低、工業化程度低、城鄉差距大,這都導致了的經濟發展出現了較大的阻力。縣域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持續性會受到不良影響,同時還可能因為基礎差而難以承受宏觀經濟的波動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發展環境較差。發展環境較差也是縣域發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阻礙,縣域經濟發展環境較差主要體現在硬件環境以及軟件環境兩個方面。從硬件環境來看,縣域道路、市政等基礎設施相對較差,往往給人比較破落的感覺,對于地區吸引資源的能力是一個負面影響。從軟件環境來看,縣域經濟市場化水平較低,開放程度不高,法制環境、信用環境、服務環境等也不夠理想。這種情況下,自然會影響到地區對于資金、人才等方面吸附力,沒有投資者愿意到一個發展環境比較差地區進行投資,從而導致地區經濟發展潛力受損。
資源稟賦不佳。豐富的資源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資源分為很多種,有自然資源,也有人力資源,有資金資源,也有政策資源等。廣大縣域普遍存在資源稟賦不佳的情況,資源稟賦的欠缺主要集中在資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縣域與城市很多時候都是相互競爭的關系,城市擁有相對好的資源稟賦,例如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資源較好,從而吸引到了更多的項目、更多的投資,大量資源都流向了城市,反而使得縣域經濟發展因為沒有資源而受阻。
縣域經濟發展潛力提升不僅僅涉及面廣,同時難度也很大,本文圍繞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具體阻礙,提出了以下幾個策略,以期給縣域更好的提升經濟發展潛力帶來有益指導。
優化招商引資環境。縣域經濟發展潛力要想獲得提升,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招商引資環境的優化,招商引資是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充分借助于引進來的資金、項目,可以讓縣域經濟實現短時間內的跨越式發展。招商引資環境優化涉及到了硬件環境的優化以及軟件環境的優化兩個部分,硬件環境方面要求區縣政府高度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優化地區的交通、市政等設施,想方設法來進行資金的籌措,創新引資模式來解決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資金不足的問題,從而實現縣域硬件環境的改進。從軟件環境改善方面,關鍵是樹立服務型政府,完善地區的市場、法制、政策等環境,給投資企業提供一攬子的優化服務,為投資項目的順利落實提供各種支持,從而解除投資者的重重顧慮,順利地獲得投資項目。
做好人才儲備積累。知識經濟時代,地區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集中到人才這一層面,人才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資源。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是地區核心競爭力構筑的重要基礎,可以說能否做好人才儲備積累,將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從目前很多縣域人才儲備積累情況來看明顯存在不足,具體表現就是人才資源匱乏,尤其是各種行業領軍型人才不足,縣域在各種人才吸引方面能力不足。針對這種情況,縣域地區要重視人才儲備的積累,出臺各種優惠措施來吸引地區經濟發展緊缺人才,從而解決地區相關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好人才儲備規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分析目前地區經濟發展缺少什么樣的人才,缺少多少人才,然后出臺相應的措施來進行人才的培養、補充。在人才培養方面,關鍵就是要大力發展地區的教育事業,切實提升地區人才質量,依靠良好的人才儲備,吸引各種優勢資源的流入,為地區經濟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大力進行結構調整。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的提升有賴于地區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的持續調整,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有所下滑,固有經濟發展模式的不可持續性正在凸顯,對于縣域來說,如果依然沿用傳統的發展路徑,經濟發展潛力必然會收到影響。考慮到縣域經濟結構方面的問題,對于廣大縣域地區來說,一定要高度重視經濟結構的調整,充分考慮經濟結構優化的具體路徑,從而實現地區經濟的更好發展。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重點就是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繼續壯大第二產業,同時要提升產業層次,大力發展先進制造型產業,大力推動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從而實現產業結構層次的持續優化,帶來地區經濟發展潛力的提升。
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生態環境是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縣域來說,生態承載力較好,生態環境優良是自身重要的資源優勢,縣域政府部門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將生態優勢來轉化為經濟發展潛力。畢竟生態環境好意味著宜居、宜商,無論是對于投資者來說,還是對于人才來說,都有很強的吸引力。縣域一定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平衡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將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納入到經濟發展中去,從而保護好地區的生態環境,實現地區經濟發展潛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縣域經濟發展既面臨諸多的挑戰,也擁有良好的發展機遇,未來我國需要在政策、投入等方面適度向縣域經濟發展進行傾斜,幫助縣域做好經濟發展規劃。同時縣域地區也要注意分析自身優勢和劣勢,在招商引資環境優化、生態保護、人才儲備等方面做好相應的工作,從而為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撐。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商務綜合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