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壽明
積極作為,大力提升糧食流通工作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力
◎劉壽明
作為縣級糧食管理部門來講,應當對整個社會的糧食進行管理,注重依法管糧與市場監管,結合地方的實際現狀,大大提升糧食流通工作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力,從而確保糧食安全。為此,本文闡述了具體的提升糧食流通工作服務縣域經濟能力的有效對策。
基于不斷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以及優化糧食流通機制的影響下,作為區域政府部門,尤其是縣域的糧食政府管理部門具備越來越大的糧食流通與生產職責。在新的歷史時期,縣域糧食管理部門務必優化工作理念,實現工作重心的轉移,自覺地執行服務、監督、協調、指導的功能,有效地處理發展、穩定、改革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縣域糧食流通工作服務縣域經濟能力的大大提升。
一是注重建設縣級糧食質量安全監測檢驗機制,提升檢測水平。完善糧食質檢機構,實現檢測團隊的充實與優化,健全糧食質量技術檢測延伸面,實現糧食質量檢測能力的真正和全面提升。注重監控糧食源頭,跟收購糧食的新形勢相符合,注重加速建設毒素真菌快速檢驗技能、場地重金屬檢驗能力等。應當注重監控的全程性,對質量調查信息進行定期地發布,真正地搞好調查與檢測糧食質量安全的專門工作,從而有助于進行科學地部署和決策。二是根據糧食安全縣長責任制考核的標準,創建與完善糧食安全質量的責任追究制,依據法律追究存在糧食質量安全問題的區域。努力探究劃分糧食質量品質指標的分類方法,引導經營糧食的主體(企業與農戶)根據質量制定價格、根據質量進行銷售。三是檢查好糧食的庫存,注重檢查與監督糧食流通市場,注重檢查夏季與秋季收購糧食的情況,注重查處涉糧案件,從而確保糧食流通秩序的正常化。建設大農戶儲糧倉,如可以建設鋼骨架玉米倉,以使糧食形成的損失降低,實現農戶收益的增加。二是支持與激勵糧食加工企業體現自身的作用,積極建設“糧食銀行”,體現一致儲存、一致加工、一致烘干的功能,開展專門的服務工作。通過建設的標準化的“糧食銀行”,促進地方糧食企業的穩定與健康發展。并且,努力分析風險控制體系,真正地保障農民的利益。三是搞好糧食產前的服務。在種植夏糧和秋糧之前,跟農牧部門進行合作,注重預判市場,借助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介,將價格好、市場需要高的優質糧食品種推廣給廣大的種糧戶,實現市場與產品的銜接以及農增收服務能力的增強。四是力爭獲得我國糧食局項目的支持,建設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注重開展“五代業務”,即“代烘干、代儲存、代加工、代質檢、代銷售”業務,將專門的服務提供給新的農戶與農業經營主體,激勵條件優越的糧食企業建設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從而提高“三農”服務的高效化。
制定糧食部門參與農業社會服務機制的指導建議,建設高效便捷、配套、全面、新穎的糧食社會化服務機制。一是逐步地
在糧食整個行業鏈的轉型與糧食行業管理中體現信息技術的關鍵功能。創建縣級數據中心的龍頭,上至我國的糧食局和市級糧食管理部門,下至涉糧企業的網盤平臺與儲備庫,借助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方式,持續地健全“糧食+互聯網”的全過程與整個領域的應用平臺建設,注重互聯互通與共享糧食信息、糧食數據資源,以使互相聯系、上下溝通的現代化糧食的信息化機制形成,從而使大格局的“智慧糧食區”建構。具體來講,一是設計好頂層,制定縣級建設“智慧糧食區”的規劃,一致安排、協調統一、有序開展。二是注重建設基礎的糧食流通的網絡設施,創建“智慧糧食區”的全面管理平臺,有效地對接國家局和縣級糧食系統管理平臺,并且組織優化升級“智能糧庫”的試點,從而奠定縣級糧食行業信息化能力提升的良好基礎。三是實現價格監測軟件的不斷健全,對手機客戶端進行開發,力爭盡快實現運用,實現糧食價格信息采集效率的大大提升。實現監測價格網絡的健全,創建省級的糧食價格監測溝通體系,共享監測的價格信息數據,以及保障準確和真實地監測數據信息。
一是縣級糧食管理部門應當注重糧食業務水平與政策理論水平的培訓,組織生產安全、倉儲、財會、檢查監督、統計、寫作公文、黨務、法治糧食建設等一系列業務方面的培訓,組織糧食局長培訓班,實現糧食管理工作者業務水平與綜合素質的提升。組織地方性的糧食行業技能比賽,選出行業的高手,有效地體現“拔尖優秀人才”的領導功能。二是一系列的糧食企業務必以培訓場所與高校作為依托,安排企業經營管理工作者的培訓和教育,以企業家講壇與培訓的手段,注重合作與溝通,實現企業管理工作者管理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升,并且立足于我國糧食局執行的自治區人才工作與糧食行業百千萬工程,努力跟地方內外的高校創建關系,建設人才行業教育與培養的平臺,推薦專業技術工作者參與高層次的溝通培訓與知識更新。支持與激勵專業技術工作者研發、應用、推廣高新技術以及承擔項目,注重高素質創新隊伍的培育,有效地體現人才的強大影響功能。還應當體現企業創新技術的主導性功能,激勵條件好的糧食企業創建研發場所,實現企業跟科研院所直接對話平臺的建構,保障研發技術的真正執行。
總而言之,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提升糧食流通工作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力,務必提高糧食儲存質量、提高惠民服務水平、提高“糧食+互聯網”的信息化水平,以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糧食工作的社會美譽度與關注度,才可以促進縣域糧食產業的穩定與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壽光市糧食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