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鄭 偉
“財稅醫生”為企業提供“診療”服務,幫助企業漸進式的實現財稅健康對接資本市場,“財稅加速官”產品可以為企業提供財務總監外包服務,提供從創業初期到IPO過程的專業會計師服務,解答實際經營中的財稅問題。
在“雙創”政策和資本力量的雙重推動下,中小企業資本化需求快速提升。同時,創新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接受規范化理念,對專業化財稅服務的需求也是企業邁向資本化道路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財稅服務商多為代理記賬公司,專業技術門檻相對較低,而傳統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又很難輕易將業務下沉到中小企業。2014年,時任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的姚寧看到了這一巨大缺口,果斷辭職并創辦了北京易后臺財稅科技有限公司,用旗下產品“易后臺財稅”為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提供財稅服務。
與傳統的代理記賬公司相比,易后臺財稅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搭建起一個專業化的會計師服務平臺,通過財稅合伙人與被服務企業之間的互動幫助企業改善財稅合規狀況,是一個更加開放的平臺化的虛擬“會計師事務所”。成立近三年以來,易后臺財稅已經實現了對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階段的業務全覆蓋,服務過的企業超過2,400家,既包含提供持續服務的企業,也有提供項目類服務的企業。“雙創”邏輯本身覆蓋了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從最早的天使輪一直到Pre-IPO階段。還有一些發展相對成熟的家族模式的民營企業,他們在向新模式轉型過程中也需要易后臺財稅的服務。企業級服務市場本身就應該把被服務企業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永遠不會長大并資本化的公司;第二類是成長中的有資本運作計劃的公司。姚寧解釋說;“這兩類企業的服務邏輯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主要為第二類企業服務,不同的成長階段為其提供相匹配的服務,與他們共同成長。這就是易后臺財稅業務和代理記賬的根本定位區別。”
目前,易后臺財稅顧問網絡覆蓋了全國20多個重點城市,并在香港和美國硅谷設立了財稅服務團隊,與眾多知名創業平臺、眾創空間、創投機構建立了持續穩定的合作關系。據姚寧介紹,易后臺財稅未來將在各個城市加盟合作一批年輕化、成長型的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輸出品牌、系統、產品、培訓等標準化體系,最終變成一個有個人、有機構的層級清晰的會計師聯盟,重構行業的交易邏輯。
初創型企業在成長的初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基本的財務不規范問題。“當這些公司發展良好,最終要進行信息披露時,他們最大的困惑就是在未來資本市場合規框架下的財稅安排和稅務籌劃。市場上能夠提供稅務籌劃的服務商很多,但他們中大多數對資本市場缺乏足夠了解,無法為企業制定符合資本市場規則和企業自身商業邏輯的稅務規劃。而我們在這個方面的考慮更多,完全是站在資本市場的角度,保證所有交易的合規,幫助企業順利走向資本市場。”遵循著這樣一個明確的目標,易后臺財稅成立三年以來,通過大量的“病例”分析,已經總結出一套貼近實務的方法論,再加上組織創投企業內訓,與客戶進行答疑溝通,易后臺財稅在實操層面的方法論可以比肩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我們的方法論在邏輯上是一個漸進的合規調整過程。在每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為客戶描繪下一步合規的藍圖,在變化中進行漸進式調整。”
姚寧喜歡將中小企業和初創公司比喻為年輕人,將財稅規范比喻為人的身體健康,并首次提出了“財稅健康”的概念。易后臺財稅就是遵循健康管理的邏輯,圍繞財稅健康,為企業提供全成長周期的財稅服務。“企業在成長初期往往對自身健康缺乏足夠的重視,隨著自身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推動,當他們開始關注自身健康時,會發現前期對健康造成的損傷已經存在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為他描繪未來進入資本市場時應該是什么樣的狀態,現在開始應該怎么調整。”姚寧同時強調,“雖然這個調整過程進程緩慢、戰線長,對會計師隊伍建設壓力很大,但只要公司有資本化需求,易后臺財稅的存在就有價值。”
“財稅醫生”為企業提供“診療”服務,幫助企業漸進式的實現財稅健康對接資本市場,“財稅加速官”產品可以為企業提供財務總監外包服務,提供從創業初期到IPO過程的專業會計師服務,解答實際經營中的財稅問題。這就是易后臺財稅的核心專業邏輯:財稅健康和資本加速。姚寧建議,在服務過程中,企業創始人的財稅觀特別重要,包括財務健康邏輯、報告期思維等,“現在,大部分企業創始人都有了‘紅線’意識,隨著他們自身的學習、投資機構的重視和監管的逐步嚴格,他們與資本市場的溝通會越來越順暢。”
目前,易后臺財稅的主要產品是為成長型企業提供“財務總監外包”服務。姚寧解釋說,易后臺財稅為每一家企業選派具有勝任能力的專業會計師擔任委托機構的非全職財務總監,這就相當于給他們指定一名私人醫生,嵌入企業內部解答并解決財稅實務問題,提升企業核算水平,規范企業財稅管理。“這種模式第一次使財務總監提供的外包服務成為一個系統性產業,用更專業的服務持續性獲客,使海量的數據和人才專業能力與行業和企業相匹配。”從日常財稅咨詢服務到財務規劃和稅務籌劃;從財稅外包到協助企業走向資本市場,進而為其匹配大型中介機構。“我們就是抱著‘陪跑’的心態,伴隨企業在邁向資本市場的道路上再向前一步。”
易后臺財稅的業務定位和商業模式使它具有真正與成長型中小企業共同成長的突出優勢。“平臺化的商業模式改變了傳統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邏輯,其核心在于能夠為企業尋找到與其相匹配的會計師,同時為相對缺乏持續承攬能力的會計師們持續提供與其相匹配的業務,與此同時,平臺還為他們提供專業及行業知識的更新培訓、解決實務問題的技術支持和完全透明化系統的分潤機制,這就創造了一種借助互聯網工具開展財稅服務的新模式。”目前,在易后臺財稅上活躍的執業會計師人數已經達到百人,他們通過提供服務與企業發生著關聯,同時建立著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同時,易后臺財稅為會計師提供了另外一種職業選擇。正如姚寧所說,“平臺上的會計師能夠處于相對自由的職業狀態,并且有可能在伴隨一家企業成長2-3年之后,實現由兼職向專職的轉變,長期陪一家企業共同成長,創造未來更大的價值。”
從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到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創業者,姚寧真正做到了財稅業務的下沉,對此他感觸頗深。“行業和市場的培養依然是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雖然財稅服務是企業發展的剛需,但還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市場。我們永遠無法讓一個沒有合規意識的人為合規付費。”姚寧直言,大部分民營企業主只有到了該上市的時候才意識到合規問題的嚴重性。此外,面對資本市場的高度活躍,以及新賽道和新品類的不斷出現,易后臺財稅知識更新方面絲毫不敢松懈。“有新品類,就會有新的財務問題,這就極大考驗了會計師的知識更新和思維擴展能力。所以,能不能保持方法論體系的持續更新也是我們面臨的更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