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東
新時期國有企業思政工作
陳惠東
如今的我國已經逐漸邁入到市場經濟的新時期,在“全民創業”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加入到了市場之中,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今的國有企業不管在經驗策略還是在管理方式方面都已經遠遠的落后于了市場所要求的標準,正在逐漸地被市場所淘汰。在如此嚴峻的大環境下,國有企業想要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需要依托更多的員工支持,搞好內部的思政工作。目前的國有企業中在思政工作方面還有著諸多的不足,需要得到改善與提高。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對國有企業思政工作的經驗入手,深入的討論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如何解決國有企業內部的思政問題,提升員工的政治思想覺悟與素質。
在如今的市場經濟大環境下,我國的經濟的取得了高速的騰飛,而國有企業也在數年的轉型改革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與進步。在此過程中,國有企業內部的黨組織領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帶頭作用。然而在如今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背景下,想要讓國有企業煥發出活力,適應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就需要繼續的深化黨組織的政治思想,提升國有企業內部員工的道德素質,加強思政工作。
弘揚社會主義與集體主義精神。在新時期背景下,國有企業的思政工作需要向企業員工灌輸一種“我是主人翁”的集體精神,圍繞著國有企業的核心背景與思想,明確國有企業并不只是簡單的關注社會生產,更是決定了一個國家經濟的命脈與民生的長遠發展,所有的企業員工都擔負著重要的任務,因此新時期的思政教育需要強化企業員工的社會主義與集體主義精神,樹立員工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信息時代下,社會上的思想與信息魚龍混雜,直接導致了思想價值觀也出現了多元化。國有企業的思政工作者應當把控好意識形態的關口,向員工不斷地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強化國有企業的精神與理念,通過舉辦企業歷史講座、企業文化論壇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宣揚國有企業的成就與輝煌,深化員工的歸屬感,提升凝聚力,充分的調動員工的生產經營與思想積極性。
提升國有企業內部員工的法制理念與民主素養。新時期下的國有企業思政工作需要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強化員工的法制理念與民主意識,加大在國有企業內部的民主與法制教育,這也是企業在日常管理中,對決策、生活、工作管理等方面的一個基礎。思政工作是國有企業靈魂級的存在,思政工作者需要通過合適的方法向員工灌輸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努力地提升員工的思政水平與覺悟。與此同時,管理層還應當廣泛地聽取來自各個階級員工的意見,綜合各方的意見后再作出相應的決策,讓員工能夠合法合理地行使自我的權力,利用合適的手段維護自我的權益,提高民主法治概念,強化思政教育意識,創造更高效的溝通方式與方法。企業員工還需要強化自我的管理意識形態,自覺的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企業內部的穩定。
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期背景下的國有企業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下去,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的更加努力。有效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有助于企業員工更加地遵守法律法規,促進員工之間互信互助,營造出一個十分和諧融洽的大環境。只有內部團結,才能夠讓國有企業在市場環境中具有十足的競爭力。另外,管理層還需要不斷吸收國際上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方法,不斷改善自我的不足,并將之轉換為精神的動力。
國有企業管理層對思政工作的重視度普遍不高。如今很多的國有企業在面對思政工作方面,往往難以得到很高的重視。思政工作在國有企業中無法得到有效的開展,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企業的管理者只把注意力與目光放到經濟的發展、生產經營上面,卻對思政工作產生了忽視。另外,在思政工作的方式方面也缺乏創新,內容過于老套,無法適應新時期背景下的國有企業社會轉型與改革的新要求。很多枯燥缺乏新意的教育管理方法直接導致了員工的積極性得不到激發,也加劇了國有企業內部思政工作效率的持續降低。
思政工作者自身素質與專業水平不足。如今在國有企業內很多從事思政工作的人員,其自身的文化素質與專業水平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直接導致了在企業內部的思政工作的局限性。如果思政工作者自身就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標準,就無法成為企業員工在思政方面的標桿,更會導致惡性循環的出現。如今很多國有企業在選擇思政工作者方面,往往會優先選取一些資歷較老的老黨員,信任他們的經驗,卻對實際情況欠缺必要的考慮。
因而容易造成思政工作效率低下的情況頻頻發生。
思政工作并沒有體現出黨與工作的實際意義。在國有企業內部的思政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有黨支部小組與企業工會組織的協同參與,才能夠真正的發揮作用。然而在實際的情況中,很多思政工作只是由某幾個人來完成,并沒有做到黨支部小組與企業工會組織的合作開展。黨支部小組與企業工會組織在提升國有企業內部員工的政治素養方面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許多的國有企業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其的重要性,許多的黨支部小組與企業工會組織形同虛設,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
思政工作內容與方式的改革創新。國有企業管理層需要加強對思政工作的重視度,才能從源頭上改變思政工作進展不佳的狀態。管理者應當努力的創新新方法,打破陳規,突破以往工作上的束縛,持續不斷地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其潛在的接受政治教育與提高自身素質修養的覺悟,例如在某國有汽車制造廠內,企業的管理者勇于創新,摒棄了以往傳統理論說服教育式的工作方式,改用辯論賽或主題演講的方式來開展思政工作,極大地促進了員工的興趣,讓思政工作事半功倍,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強化對思政工作者的技能培訓,樹立模范作用。對于國有企業的思政工作水平而言,思政工作者將會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思政工作者應當注意自身的素質與專業水平的提高,企業的管理層也應當加強對思政工作者的組織培訓,強化專業素養,努力地營造出良好的企業內部文化氛圍,這對于熏陶員工的思想政治覺悟十分有利;還可以專門外聘一些專業的講師,讓講師對企業的思政工作者進行專項培訓輔導,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能力水平;還可以由企業牽頭,多創造機會讓思政工作者可以走出企業,到外面的環境去學習更多先進的經驗,開闊自我的視野,對后續的思政工作也有著極大的利好;或在企業內部舉辦一些思政工作的研討會與交流會,讓所有的思政工作者都能互相交流體會,抒發心得,互相進步。
貫徹“服務大于理念”的思想理念。在國有企業中,管理者不能忽視黨支部小組與企業工會組織的作用,明確其在思政工作上的主要輔導地位,徹底的貫徹“服務大于管理”思想意識,并將意識理念真正的應用到企業的思政工作之中。國有企業需要明確其服務的對象不單單是客戶,更是對內部員工的服務,只有讓員工得到了最優質的服務,才會調動起員工潛在的積極性。企業管理者需要更多的關心員工的生活,將更多的心思用在對基層員工的關注上,切實地解決員工的實際困難,讓思政工作不只是流于表面,而是真正的落實到位,深入人心,才能讓企業的員工堅定的為企業做出更多的奉獻,讓思政工作成為連接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橋梁與紐帶。
思政工作與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企業的管理者應當對思政工作有著更加多的重視。不但要在管理方法方式上進行創新,努力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還應當充分地發揮出黨小組與工會組織的作用,不斷的樹立“為員工服務”的精神,提升員工的社會主義與集體主義意識,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根本上提高思政工作的實際價值。
(作者單位:天津城建濱海路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