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興勇
基于嘗試教學理論的高中數學教學設計
莫興勇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嘗試教學理論”,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通過進行不同的練習,還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他們的獨立學習能力。另外,在教室合理的指導下,學生學習會更加有興趣,學生能夠從被動的聽講,向主動的探索轉變。在新課程背景下,嘗試教學理論的應用更加重要。本文就以嘗試教學理論為內容,對高中數學教學設計幾點具體分析。
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強化高中教學設計,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能夠結合嘗試教學理論,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設計,完善教學內容,從各個環節入手,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心態。下文進行具體的分析論述:
嘗試教學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特征是“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嘗試教學理論的學科理論依據,主要包括哲學基礎、教學論基礎和心理學基礎等三個方面。從哲學角度看,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要求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能力。
為進一步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通常會將教學方法分為幾個環節進行,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層次的提高。主要的教學環節有: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等。哪個方法都可以讓學生的個人能力和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教師也應加大對各個環節的重視程度,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任務。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時,可以為學生舉出以下例題:
①1+2+3+4+……+100=?
②已知等差數列{an}中,a1=1,d=2,求該數列前9項和?
③已知等差數列{an}的公差為正數,且a3·a7=-12,a4+a6=-4,求前20項和?
……
學生憑借已有的學習經驗接著探討,首先對練習題進行嘗試解答。教師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可以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分成不同小組,并讓學生以討論的方式完成結果的探究任務。教師在此期間應做好引導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積極努力找到問題的答案。
1.自學課本:由于學生在學習下節課程之前,對下節課的知識內容十分模糊,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也為了保證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能夠根據教師的進度,完成知識點的掌握任務。教師應鼓勵學生事先閱讀數學課本,并嘗試利用網絡搜索與課本相關的講解方法。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事先了解下節課程的學習難度,要有針對性地記錄學習過程中的疑點和難點,方便學生在下節數學課時進行討論,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學生自學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能力鍛煉的過程,只有尊重自身的學習成果,并懂得“未雨綢繆”的學習思想,才能讓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變得更有意義,也才能確保自身能力快速提升。
2.嘗試練習:由于之前完成了自學課本的任務,因此,學生可以自行檢驗之前的學習成果,利用“自主出題”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個人能力進行訓練,提高對問題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學生經過反復訓練以后,可以掌握數學公式的正確使用方法,并熟練地在各種習題中進行運用,加深對各公司的理解和印象,提高解題速度。然后,教師組織學生對教材中的習題分組嘗試解答,并將解答速度進行比較,從中分析學生在嘗試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例如:某學生為了參加10000米的長跑比賽,為自己制定了七天訓練計劃,在訓練的第一天,嘗試不間斷跑完5000米,然后在每天的訓練過程中逐天多跑一千米,然后在最后兩天完成全程跑的訓練任務。此時教師詢問學生,這位同學七天一共跑了多長的距離?
這道題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對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計算能力,讓學生快速掌握解決方法和技巧。首先,學生可以了解數學教材中的訓練難點,并嘗試通過個人的努力完成知識的運用;其次,學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個人能力的提升任務,提高學習的自信心,讓解題效率逐步提升。
3.學生討論:這個環節是學生對學習能力和學習近況逐步了解的環節,學生可以嘗試總結以往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技巧,并將解題心得進行交流。教師雖然能為學生講解專業的解題理論和解題方法,但有些學生無法理解教師所要表達的含義,假如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可以按照個人喜好以及學習特點進行交流,并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解題效率的同時,也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
4.教師講解:由于學生完成了之前的環節訓練任務,但在不同環節中都存在一定的思想偏差,為避免學生存在過多的學習問題,教師應及時有針對性的為學生答疑解惑,讓學生輕松的突破重點、難點問題。還有,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也為了保證原有的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想法,并保證在為學生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做到心平氣和,以免讓學生產生過多的學習壓力。
綜合以上四個環節不難發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利用自主學習完成數學知識點的學習任務。由于教師尊重了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因此,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按照教師指導的學習方法,完成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嘗試用自主學習的方法,不斷提升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讓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快樂。教師也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鍛煉的機會,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記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為進一步保證教學質量,教師還應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事先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搜集,并在舉例的同時,能夠按照學生的學習要求進行。
綜上,教師應將課堂還給學生,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逐步完善,學生才有更多的機會表達個人的想法和觀點。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或組織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并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數學理論的學習任務,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貴州省平塘縣平塘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