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震
論廣播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培養
孫 震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迅速發展,用于新聞傳播的渠道越來越多。互聯網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為我們了解社會的主要途徑。這給廣播新聞造成了強大的阻礙,導致其在信息傳播中的影響力降低。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廣播新聞編輯就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應用創新的理念,促進廣播新聞質量的提升,滿足各個層次廣大聽眾的需求,發揮廣播媒介的力量。本文主要從培養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及重要性進行探討,最大限度地發揮廣播新聞媒體的優勢。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廣播新聞媒體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模式,新聞編輯要以媒體市場發展為導向,就新聞節目的調整進行全面的思考和衡量,使廣播新聞能夠發揮出其獨有的特色,在新聞內容、形式及節目編排等方面進行開發創新,使廣播新聞逐漸向多渠道方向發展,使節目的風格與眾不同,逐步提高新聞節目質量,滿足各層次聽眾的需求。
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化的傳播途徑日益廣泛,各種新聞媒介都在信息傳播領域展開激烈的競爭。廣播新聞依靠聲音來傳達新聞信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廣播新聞編輯要針對新聞中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廣播特色,在新聞編輯的內容及形式上進行創新,提高新聞的趣味性和真實性。在廣播新聞方面,應用創新理念能夠加快新聞的發展方向和傳播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培養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使新聞編輯在新聞內容及形式上都得到提高,擴展新聞內容,新聞形式呈現多樣化,創新的新聞模式滿足了聽眾的需求和興趣,實現了播報新聞的意義。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廣播新聞編輯工作者要學會適應新形勢,擁有新理念,要認清新形勢下廣播新聞傳播的特點,不斷提高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新聞編輯工作者要以高超的職業水平出色地完成廣播新聞媒體編輯工作。
增強編輯創新意識。對廣播新聞編輯工作者培養創新意識,就是要讓他們對當前的形勢及媒體市場的環境有個充分的認識,要加強創新編輯意識。編輯工作者在選擇新聞題材時要從實際生活中的真實事件進行取材,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新穎性,才能滿足聽眾的實際需求,也使播放出來的新聞信息是新聞前沿的熱點話題和聽眾的關注內容,吸引更多的聽眾,提高廣播新聞的收聽率。編輯工作者要注重自身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利用職業優勢創造廣播新聞媒體的品牌,樹立新聞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得到受眾的信賴。為加強廣播新聞行業的發展水平,編輯工作者就要不斷提高綜合能力。提高創新編輯意識,要求編輯工作者要突破傳統,實現創新編輯,保證廣播新聞的內容真實有效的基礎上,滿足各個層次聽眾的興趣和需求。
創新個性化節目。廣播新聞編輯工作者要在收集來的新聞中選出影響力較大、時效性較強的新聞稿件,這是編輯工作者主要的工作內容。由于大量的信息資源和新聞類型的多樣化,需要編輯工作者具有敏銳的分析觀察能力和專業知識,針對新聞媒體市場的影響和新聞稿件在社會環境下的價值,為廣大聽眾提供專業性、客觀性較強的信息資訊。新聞編輯工作者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和新聞行業知識的培訓,要了解多學科的知識,以不斷提高編輯工作的質量。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保證新聞內容能夠體現正能量,對社會有個積極的引導作用。許多優秀有內涵的新聞作品多是來源于生活,新聞編輯工作者除了在工作中不斷加強專業學習,還要學會體會生活,經常深入到各行各業廣大聽眾中去,聽聽他們對廣播新聞工作的建議及意見,不斷彌補工作中的不足,使自己得到提高。另外,編輯工作者要改變傳統的編輯思維模式,推陳出新,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綜合分析當下聽眾的需要和品味,制作出在新聞內容、播放形式及風格方面獨樹一幟的一類節目,迎合大多數聽眾的心理,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在新聞播報時要掌握好語速,注意內容和形式的合理搭配,形成獨特的廣播風格。
注重利用現代多樣化的信息來源。在信息化的時代,各種新聞信息的來源渠道廣泛,面對新聞信息獲取的時效性特點,編輯工作者要及時收集來自于各類社交軟件具有較高影響力及宣傳價值的新聞信息,將信息按照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等制作成系列的訪談類節目進行客觀的分析評價,可以在訪談節目中邀請社會學者對新聞事件給予解析,讓聽眾被新聞事件的整個過程所吸引,以此來提高廣播新聞報道收聽率的目的。編輯工作者要對事件后期的報道展開跟蹤調查,以增強新聞傳播的影響力,還充分發揮了新聞媒介的輿論導向作用,發揮出新聞報道的社會監督、促進作用。
新聞編輯開展創新形式和手段。新聞編輯工作者對廣播新聞編輯運用創新的形式和手段,不斷提升新聞市場的綜合競爭能力。傳統的廣播新聞節目的播放形式是播音員處于整個播音節目的主導位置,播音員講解,聽眾被動收聽,雙方沒有交流互動環節,使播音員與聽眾之間產生距離感。編輯工作者對廣播新聞形式進行大膽創新,在節目中注重與聽眾的互動交流環節,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節目中設置與場外聽眾的互動環節,可以利用直播間聯系電話方式參與話題類節目的交流,這種方法提高了聽眾的收聽積極性,也提高了節目的收聽率。
創新廣播新聞編排的方法。創新廣播新聞編排的模式就是要將一天節目的播出時間進行調整,要結合人們的作息時間、生活的規律性及不同聽眾的收聽習慣進行節目播送時間調整。這種調整極大的滿足了各個層次聽眾的需求。新聞信息具有時效性的特點,以往的廣播新聞播報內容都是前一天發生的事件,播送出現滯后現象,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編輯工作者專門設置了新聞播放時段,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重要新聞、焦點話題可以第一時間通過廣播新聞信息進行報道,滿足了聽眾的收聽質量,提高了新聞播送的時效性。
在媒體網絡化的發展形勢下,新聞單位要想持續健康的發展就要及時改變工作理念和模式,加大對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培訓指導工作,提高編輯工作者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在新聞節目中要注意創新內容、節目編排及形式,從新聞信息真實性和時效性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大眾的心理需求和興趣,使廣播的新聞節目保持良好發展的趨勢。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