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許飛
農村區域經濟與小城鎮建設發展
◎梁許飛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與推進,社會各個領域與階層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農村的經濟也因為改革開放的推進得到非常明顯的發展,生產方式不再單一化。從最初的農村合作社到后來的承包責任制,再到現階段成立的農村專業合作社制度,成為農村區域經濟最有特色的表現形式。文章主要從不同角度對農村區域經濟與小城鎮建設發展進行了分析和說明。
農業、農村、農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解決好這三方面的問題,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農民人數占全國人口比例數量可觀,所以在此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農業、農村、農民等相關問題的解決。建設現代化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提升國民基本素質、平衡人口結構、城鄉結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小城鎮的建設與發展,這一舉措的實施對于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鄉鎮企業和小城鎮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如果不對小城建建設加大力度,鄉鎮企業就無法有效發展,同時出現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無法發展、第一產業勞動力無法退出的局面。反言之,如果不對鄉鎮企業進行建設,小城鎮的發展就失去了推動力,農村勞動力就無法快速轉移,農村區域經濟無法找到新的增長點。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最為主要的戰略舉措就是不斷發展鄉鎮企業,而小城鎮的建設與發展在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這兩者之間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必須同時實施,這樣才能使得農村工業化順應城鎮化的協調與發展,有效解決農業、農村、農民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小城鎮在城市與農村中起著樞紐的作用,同時也是帶動農村區域經濟的重要紐帶,推動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小城鎮建設發展過程中會形成自己較為鮮明的特色,這一特色與農村人口的轉移交相輝映,而且小城鎮的基礎建設過程中對簡單勞動力有一定的要求,農村人口的能力與水平剛好滿足這一要求,在此過程中提供了較多的就業機會,對解決農村人口的就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城鎮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有效降低了農村的勞動力,對于有效提升農村勞動人口的基本素質和生活水平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其次農村人口的轉移也為小城鎮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促進了小城鎮的建設與發展。農村人口的轉移在一定時期不斷加速,這一加速使得農村的區域經濟結構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導致更多勞動力擺脫了土地,在此基礎上也使得城鄉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
農業的發展與農業產業化具有緊密的聯系,因為農村有大量剩余勞動力,而且經營產業不夠集中化,達不到規模化的生產模式,生產成本也在無形中提高,導致勞動生產率不高,農民的收入與城鎮具有一定的差距。要改變現在這一狀況,必須要實施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使其形成一定的規模,進行集約化的經營。要形成這一模式需要各種條件的支持,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有效降低農業勞動力的數量,使得農村人口不斷朝著非農業轉移。同時建設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實行產業的工廠化生產模式,將現代化科技運用到其中,購買現代化的農業設備,脫離傳統的生產種植模式,使得農業向高質量、高產量、優質化方向發展,有效提升農副產品的品質,使得種植、銷售一體化發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化戰略。因為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是以粗放式的經營模式為主,這一模式導致投資成本過高、但是產出較為低下,改變這一模式最為有效的戰略模式就是不斷加快小城鎮的建設與發展。以小城鎮的建設與發展為對象,運用有效的機制和先進的經營策略與模式,使得鄉鎮企業集中化發展,這樣可以有效解決高投入、低收益的問題,同時可以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解決農村的剩余勞動力,有效推進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
不斷推進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在此過程中建設多樣化的城市帶動農村平臺,增加就業機會。在此過程中,首先要對信息的共享平臺進行構建,加快農村的信息化建設,同時將其擴充至國家基礎建設的行列中,加強網絡在農村地區的運用,建設城鄉信息深入溝通與交流的平臺,不斷加強農村與城市之間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取長補短;其次還要對相關產業的對接平臺進行建設,這一過程中要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對傳統的農業產業進行不斷壯大,同時加大非農業產業的發展,對新興產業進行不斷發掘與發展,在此過程中加強對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吸收。最后對城鄉文化的融合平臺進行建設,這一平臺的建設可以促進城鄉之間的文化溝通與交流,可以采取文化演出下鄉等多樣化的交流模式,不斷的擴充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這對于提升農村人口的文化素養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對于城鄉之間的平臺以及文化等資源共享也有一定的意義。
這些年來,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在不斷加快,農民的收入也在不斷增長,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林木、植被遭到破壞、水資源遭到浪費等,農村地區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不斷加快農村向城鎮發展的進程,降低農村住宅地的面積,加快小城鎮的建設與發展。降低住宅用地以及道路面積,可以將更多的土地利用到農業化的發展過程中,同時對農村豐富的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利用,使其能夠得到最優化的配置和規模化的經營,走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這對于農村循環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章主要從各個方面介紹了農村區域經濟與小城鎮建設發展之間的聯系,如小城鎮建設發展與鄉鎮企業集群化發展、農村人口的轉移、農業產業化、農村循環經濟、城鄉互動之間的聯系。小城鎮的發展與建設具有一定的難度,建設過程中也會遇到較多的問題,但是這需要長期的堅持,而且小城鎮建設在農村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農村改革和發展中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所以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提出更多有效的、順應時代發展的戰略,這樣才能有效農村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羊郡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