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萍 朱云福
加強社區數字化學習中心建設,為進城務工農民服務
◎朱桂萍 朱云福
長春數字化學習港數字化學習支持服務走進了社區,為廣大的社區居民提供普及性、開放性、低成本的教育服務,實現了教育服務載體的創新、學習型組織的創新、社區工作方式的創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要“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加快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倡導全民閱讀,推動全民學習”,這是新時期我國對社區教育發展提出的更新和更高的要求。長春數字化學習港以社區教育為切入點,開展數字化學習支持服務,使社區教育呈現出新特點,廣受社區組織和廣大社區居民的歡迎,從而為社區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隨著城鎮化進城的加快,更多的新型農民進入到城市當中,他們居住在各個社區,在城市長期生活,他們的子女老人孩子也陸續進入到城市當中,因此,開展對進城農民工的教育培訓也是全民學習和終身教育的一部分。那么充分利用社區數字化學習服務中心的功能有針對性的開展網絡教育和培訓,對他們來說意義作用十分重大。
為有效推動社區全民學習的開展,長春市教育局提出了以“長春數字化學習港”為依托,以“長春全民學習網”為載體,構筑起社區居民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平臺,促進社區學習型組織建設,全面推動社區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思想,并將社區數字化學習服務站建設作為2010年民生行動計劃項目——長春數字化學習港建設驗收的重要內容之一。
長春數字化學習港功過網上學習平臺——“長春全民學習網”和深入社區的數字化學習服務站為社區教育提供服務新載體。
“長春全民學習網”專門開辟“社區港灣”專區,為居民提供多層次﹑多形式的就近﹑便捷﹑優質教育平臺,滿足居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形成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良好氛圍。居民只要登陸“長春全民學習網”,進入“社區港灣”即可選擇所需的學習資源開始學習。
長春數字化學習港通過“橫向聯合,縱向溝通”等方式,自建﹑引進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使現有優質教育資源在社區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僅“社區港灣”就提供了500余G的網上學習資源,包括健康養生﹑法律法規常識﹑家庭理財﹑休閑技藝﹑文化藝術﹑飲食衛生﹑緊急避險﹑寵物飼養﹑花卉種植等等。學習對象覆蓋了從兒童到老年各個年齡階段﹑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群;學習內容囊括了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職業培訓﹑繼續教育﹑老年教育等社區教育的各個領域。
社區是個結構復雜的人群聚居地,不同群體形成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有著不同的學習條件和學習需求。為了讓每個居民享有學習的權利和學習的機會,我們在長春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各社區通力合作,建立了各類學習組織,為不同的群體提供學習支持服務。我們在社區建設數字化學習服務中心,開展學習支持服務,為不能上網的家庭提供網上學習場所;成立以社區干部家庭為中心的居民學習小組,為不方便遠行的人提供就近的學習服務;以主題學習日為補充載體開展學習專題講座,營造學習氛圍。東站十委社區已經成立了以社區干部﹑社區骨干家庭為中心的居民學習小組,將數字化學習服務覆蓋到了每個家庭。我們通過搭建一個學習平臺,織起一張學習組織的網。通過多種學習組織的建立,將社區教育覆蓋到每個家庭,實現社區學習組織無盲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區居民的溝通方式﹑生活理念﹑精神追求也發生了新變化,社區建設需求﹑居民的學習需求也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社區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人們對社區服務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社區的服務功能也必須跟上居民的需求,才能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教育實踐中始終堅持“立足社區﹑依靠社區﹑服務社區”的精神,從滿足社區建設需求出發,從滿足社區居民需求出發,開展社區教育服務功能的拓展。長春數字化學習港與市民政局共同策劃,在“長春全民學習網”顯著位置開辟學習專區“社區港灣”的基礎上,又開辟了“社區議事廳”,不僅為居民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常識和日常生活信息,而且“社區議事廳”又為居民鄰里之間﹑居民與社區工作人員之間進行學習信息溝通﹑社區事務商議提供網上交流空間。 “長春全民學習網”通過這兩個面向社區的專區的開辟,一方面使居民在參與網上學習的同時,了解了“社區議事廳”,提高了居民參與社區學習與建設的積極性,密切了社區居委會與居民的聯系﹑溝通,培養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社區的凝聚力﹑號召力;另一方面,居民在網上參與社區學習﹑社區自治和鄰里溝通的同時,也了解了有關學習信息,調動其學習興趣,為提高居民自身素質,創造良好的個人發展空間提供了有利條件。
數字化學習服務,足不出戶就可實現的社區教育與居民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提高了居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數字化帶來的新的社區互動方式大大提高了社區信息傳播的速度,提高了社區教育服務的效率,使居民能快速了解教育信息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參與社區學習與建設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習的興趣日益增強,為進一步提高居民民主自治能力和綜合素質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社區教育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街道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的通力協作。我們首先與民政部門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共同研究制定了建設方案,在具有優良傳統的東站十委建起數字化學習服務示范中心,探索數字化的社區教育模式和服務模式,提供“看得見﹑可復制﹑可推廣”的社區數字化學習服務樣本。
“大力發展以人為本的社區教育,為盡可能多的社會成員提供持續不斷的受教育機會和條件,滿足社區每個成員終身學習﹑提高素質的需要,為惠民﹑安民﹑樂民提供服務”,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工作目標。我們將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繼續探索更貼近百姓需求的社區教育途徑,逐步實現有學習能力的社區居民“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天天進步”的目標。
長春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