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俄羅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混血兒、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著“戰斗民族”的豪邁與詩歌芭蕾的柔情。如今,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生活在這里的普通中國人的小故事正在講述中俄兩國的大格局。

“剛柔并濟”的俄羅斯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萬的中國人來這里參觀游覽,學習生活。
俄羅斯,這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混血兒、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有人說,它是獨特的“戰斗民族”,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它的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舉足輕重,它有著漫長又極寒的冬季,它有著愛烈酒愛伏特加的國民,它也有從不晚點的航班。而又有人說,它是璀璨的“北方之星”,巴洛克風格與斯大林時期的建筑交織錯落,芭蕾與詩歌在動靜掩映中訴說著俄羅斯人內心的柔情和細膩。就是這樣一個“剛柔并濟”的俄羅斯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萬的中國人來這里參觀游覽,學習生活。
中俄人民鋪就了兩國友好往來之路,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同為“金磚國家”的中國和俄羅斯又迎來了發展的春風,中蒙俄經濟走廊、中歐班列等都會在未來畫出更燦爛的色彩。
從北京首都機場搭乘國航班機,八個半小時便可直接抵達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對于69歲的趙慧麗來說,退休前她在大學里主授西方古典文學,而俄羅斯恰恰是東西方文學藝術的碰撞之地。更吸引趙慧麗來到這里的不僅僅是俄羅斯不同時期的文化成果,更是他們那一代人所共同擁有的“蘇聯情結”。“我們小的時候都是學習俄語的,看蘇聯電影,唱蘇聯歌曲‘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漫的輕紗,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而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不僅僅可以從北京、上海出發,海南航空、東方航空、祥鵬航空多家航空公司相繼在長沙、福州、昆明、重慶等多地開通直飛俄羅斯的航線,八九個小時便可從東八區飛至東三區。
與此同時,由于盧布匯率不斷下降,曾經高高在上的赴俄旅行費用不斷“接地氣”,加之旅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游線路不斷優化和我國公民赴俄旅行的團隊免簽政策,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老百姓能夠來到這里,感受跨越歐亞大陸的俄羅斯民族獨有的魅力。據統計,2016年,有近130萬中國人來到俄羅斯,比上一年增長20萬。而今年上半年到俄羅斯的中國游客,同比增長了三成。今年,某旅游網站發布了《2017“一帶一路”出境游趨勢報告》,數據顯示,今年1-4月該平臺赴俄羅斯旅游人次同比增長近兩倍。
從貝加爾湖畔到紅場、克里姆林宮再到滴血大教堂、喀山大教堂,俄羅斯的每一處名勝前都聚集眾多中國游客,他們或許為了懷舊,或許為了“打卡”各個旅游景點,他們不精通俄語,卻要學會俄文中的“謝謝”如何表達,他們不深諳宗教文化,卻感動于“戰斗民族”對于信仰的敬畏。這也許就是眾多中國游客對于俄羅斯最初的體驗。
“絲綢之路以非常了不起的方式聯結起沿線各國的文化和經濟,讓很多以一國之力難以完成的事情得以實現。在我看來,今天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精髓就在于‘自己發展,讓鄰居也一同發展的理念。”9月13日,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旅游部長會議上,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依道出自己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
打開手機淘寶輸入“俄羅斯代購店鋪”幾個字,可以得到一百余頁的搜索結果,而這些店鋪的經營者有很多是留學生,小林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下半年,小林來到圣彼得堡國立大學,主修對外俄語專業。談及來到俄羅斯留學的原因,小林坦言,相較于去其他歐美國家留學,來俄羅斯深造學費成本較低,同時來俄攻讀本科,手續辦理相對簡單,只需高中畢業證即可申請,此外,俄羅斯高校的電子信息類和人文藝術類學科排名位于世界前列。俄羅斯教育科學部社會研究中心公布數據顯示,2015—2016年,在俄高校學習的中國留學生達22529名,人數排名第三,僅次于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
在俄羅斯的這兩年,小林發現,赴俄旅游的中國人呈井噴式增長,相較于以往的參團游,年輕人更喜歡自主購票自主安排行程。看到了市場需求的他在2016年底開張了自己的淘寶小店,不同于其他代購奢侈品、化妝品的同學,他主營俄羅斯景區門票代買業務,月收入約4000元。
不同于做“幕后”門票代買工作的小林,在莫斯科國立大學攻讀國際新聞專業研究生的李陽更喜歡走到“臺前”,利用假期兼職做“地接導游”。
“2012年剛來俄羅斯的時候,為了提高俄語水平,經常看俄羅斯本地報紙,但那個時候很少在報紙上看到關于中國的消息,身邊的俄羅斯同學對中國的了解也僅僅停留在成龍和中國功夫,而在7月3日習近平主席訪俄期間,俄羅斯大小媒體爭相制作專題進行報道。”李陽說。的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兩國之間在投資、能源、農業、教育、醫療等各領域都展開了廣泛交流與合作。而這種大背景下,生活在俄羅斯的中國留學生體會頗深。
在李陽看來,隨著中俄兩國在教育、文化、經貿領域合作交流不斷深入,不僅僅“街上的中國游客多了”,俄羅斯人同樣渴望了解中國古樸又現代的城市文化,他們將目光從歐美轉向中國,把海南選定為更加經濟劃算的度假勝地,2016年約有110萬俄羅斯人赴中國旅行度假。與此同時,學習漢語講漢語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去年秋季,導師就找到李陽,希望她可以為自己的小孫子補習中文,不限定授課內容,只要求用中文聊天即可,每小時1000盧布課時費,因為他們想要在孩子初中畢業后送他去中國讀書,學習中國古典文化。
2001年靠著從中俄邊境線上“摸爬滾打”賺取的第一桶金和磕磕絆絆的俄語,東北小伙兒張金柱獨自一人來到俄羅斯做起了導游,時至今日已經十七年,稱得上是地道的“老莫”。在張金柱看來,與剛剛做導游的那幾年相比,如今到俄旅游的中國游客大不一樣。這十幾年來赴俄的國內游客分為三個階段,起初國人到俄羅斯不游覽景點,只在賓館酒店喝酒談事;到2010年前后,國人在俄羅斯瘋狂掃貨;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更關注俄羅斯的文化藝術、歷史風情。打開他的手機,三十余個文件夾、數百個文檔,全是這幾年自己總結整理的俄羅斯歷史風貌講解稿。
在俄羅斯生活了十七年,張金柱始終改變不了自己的“中國胃”,但最初那些年,俄羅斯蔬果種類單一,想要買到中國調料也十分困難,必須要托朋友從國內帶到俄羅斯。而今,隨著中俄貿易往來密切,越來越多售賣中國物品的商店在俄羅斯開業。2015年,由于歐美等國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俄羅斯一度出現食品供應不足,而與此同時中國緊急出口食品供給俄羅斯,莫斯科的眾多超市在一夜之間多了許多貼有“中文標簽”的食品,這讓“老莫”們在俄也可以感受到熟悉的“中國味道”。
行走于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總能看到一艘貼有“銀聯”標志的游船,“一帶一路”“中俄文化交流年”使得更多的中國企業與俄方建立合作關系,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俄刷卡消費,而用銀聯直接結算可免去轉換幣種的繁復。在8月14日,銀聯國際宣布,與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24銀行深化合作。在該行所有ATM可用銀聯卡的基礎上,今年內開通12萬臺POS終端受理銀聯卡,且大部分商戶都支持“云閃付”。預計到今年末,俄羅斯80%以上的商戶可以刷銀聯卡,覆蓋客運鐵路、航空、超市、餐飲、旅游景點等各個領域,這讓“老莫”們覺得生活更加便捷。
上個月,張金柱帶著一歲多的兒子來到涅瓦河畔的圣彼得堡參觀“海軍節”的中國合肥號導彈驅逐艦,“雖然兒子還沒有回過中國,但我希望他能明白‘祖國的含義”。■
(杜框義薦自《小康》)
責編: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