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祺
魯迅認為,精神上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無比健壯,他的生命也是毫無意義的。誠然,在魯迅的時代,封建禮教就像一間鐵屋子,封鎖著人們的思想,無數精神上愚弱的國民因自己的麻木而害人害己。就像《藥》中所寫的那樣,華老栓為華小栓治病,辛辛苦苦攢下錢,不是去藥鋪購買良藥而是去買人血饅頭;眼睜睜看著夏瑜被殺,不但不感到憤恨,而且對劊子手康大叔畢恭畢敬,這種行為是對革命者何等的玷污,又是一種何等沉痛的悲哀!魯迅棄醫從文,也正是為了從精神上喚醒沉睡的國民,從而打破這看似堅不可摧的鐵屋子。
所以,改變應始于精神,要想使國人徹底改變,必須釜底抽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21世紀的今天,在人們的思想覺悟方面,魯迅的時代已經不能與今日相比。但是,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們在精神層面的要求也應該與時俱進,而不是停滯不前,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狀也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碰瓷、詐騙等為利益不擇手段的行為在新聞上屢見不鮮;“葛優躺”的風氣在社會上風靡一時,它給人一種不思進取的頹廢感,終日無所事事、混吃等死;更有甚者,得了病不去求醫問藥,而是燒香拜佛或是請人跳大神。由是觀之,人們的精神仍有待改善,而不能安于現狀。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近些年來,物質的發展超乎人們的想象,相比之下,精神文明建設卻沒有同步提升,于是很多人在物欲橫流之中迷失了自己。他們的生活就好像是在踢一場沒有球門的足球比賽。所以,精神文明建設是當務之急,至關重要。只有從精神上改變國民,才能改善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維護和諧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而我們應怎樣才能從精神層面發現問題并改正呢?
首先,我們應學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一切不好的現象產生都有內因和外因,而內因恰恰是根源所在。發現它就可以進一步明確我們前進的方向。其次,我們要弘揚傳統文化,秉承民族精神。不少傳統美德已經不再被人們所關注、傳承,這也是人們迷失自我的一大原因。最后,我們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堅定信念并身體力行,這樣才能最終實現人生理想,推動社會進步。
精神的改變是人類文明延續與發展的催化劑。它存在于過去、現在,更存在于將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精神上開始改變,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升格指導
這篇作文通過論述魯迅提出改變國民精神的重要意義與魯迅為改變國民精神所做的努力,論證了當下提升國民精神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并強調提升國民精神須與時俱進。然而考生從“怎么做”的層面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浮于表面,沒有透過表象挖掘出背后的實質。
這道作文題選用魯迅的話作為材料,其潛在的要求就是考生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分析問題,要為時而著,要體現出現實意義。要做到這一點,考生必須在作文時透過現象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質,明確指出新時期的國民怎么做才能從精神層面上進行改變。考生要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避免泛泛而談。作文時,考生應緊扣材料落筆,論述魯迅時代改變國民精神的意義;再論證當下仍然需要重視國民精神的提升,強調新時期國民精神應該與時俱進,并賦予國民精神新的內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