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冰冰
官員貪腐一直是民生痛點,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談及反腐工作時反復強調,“不管級別有多高,誰觸犯法律都要問責,都要處理,我看天塌不下來。”
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沒有休止符。檢察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人們無法直觀了解檢察人員的工作內容、辦案過程。今年春天,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出品、引發全民收視高峰的職務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一線執法工作者所使用的貓眼反窺鏡、手機定位系統、同步錄音錄像系統、執法記錄儀等高科技執法設備讓觀眾在感慨執法辦案輔助工具強大力量的同時,更被檢察官們無畏的辦案精神、無私的工作品質所深深震撼。反腐偵查工作中,“侯亮平”們有哪些獨門本領?
司法會計“亮劍”,打虎也拍蠅
2016年5月17日,由中央巡視組督辦,受到國資委、東風集團密切關注的一起案件在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進行了一審判決。
原東風電視臺臺長史國強因犯受賄罪、貪污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史國強對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均無異議,并表示認罪服判,不上訴。
該案的破獲,為政府有效挽回經濟損失314萬元,不僅打擊了國有資產流失、利益輸送行為,還維護了公平的市場秩序,清除了國企改革的毒瘤。
“這起案件剛開始沒有明確的偵查方向,電視臺歷經多次改制、分立,共有12套賬,一卡車憑證,憑證之間相互串號,財務管理十分混亂。東風集團曾聘請了8名高級會計師對電視臺進行多次審計,均無功而返。”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的辦案人員對本刊記者表示。
面對涉案人員眾多,金額特別巨大,時間跨度超長,賬證資料缺失等復雜情況,該院副檢察長李煜英親自向武漢市檢察院反貪局、司法會計鑒定中心請求協助對湖北東風電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賬目進行核查。根據案情需要,李煜英要求司法會計在半個月內啃下這塊“硬骨頭”,提供能達到批捕條件的證據或線索,案件壓力之大,前所未有。
司法會計受案后,電視臺提供了最新版財務軟件。司法會計通過檢查發現,只要使用該財會軟件,所有的查賬內容就會同步傳輸到電視臺的服務器上,全部暴露。于是他們用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來麻痹對方,首先排除了工作干擾,然后使用實驗室新購置的電子檢務系統,將電視臺所有電子賬全部導出,放在實驗室的電腦上,再用電子檢務系統對電視臺海量數據進行篩選,僅用十天時間,就找到了許多“疑點賬項”。
2015年4月14日,司法會計魏亮隨辦案人員陽光、劉靜一同前往成都進行案件調查。四川金網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此行調查的重點,根據案件線索,該公司員工陶建國存在向原東風電視臺臺長史國強行賄的嫌疑。
四川金網通對于查看財務資料十分抗拒,該公司董事長劉海潤在簡單的會面后就一直沒有露面,辦公室主任一直拖延時間。金網通是成都的重要企業、納稅大戶,其董事長是四川省的人大代表,給辦案人員帶來不小的壓力,偵查取證的困難很大。
時間一點點過去,對方卻始終扯各種理由不提供財務資料,無意間翻看公司章程的魏亮眼前一亮。
原來,該公司章程規定了個人銷售獎勵的具體辦法,獎金計提以后很有可能放入暫存科目,這應該就是行賄款的來源。魏亮向金網通財務部長一語道出了其中玄機,并向其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迅速攻破其心理防線。
辦案人員順利提取了金網通與東風電視臺往來的所有財務資料,理清陶建國行賄的犯罪事實,并梳理出原東風電視臺臺長史國強受賄的犯罪事實。
跨地域偵察,鞏固犯罪證據
4月22日,為了擴大戰果,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辦案人員兵分兩路前往十堰調取憑證120余份,進一步鞏固了史國強的犯罪證據。
在案件突破之后,偵查人員乘勝追擊,發現史國強貪污了電視臺小金庫的公款,但小金庫的賬目已被史國強全部銷毀。盡管史國強已經供認貪污的事實,但電視臺有無短款必須查清,才能鎖定貪污證據。這涉及到數千萬元的國有資產,東風公司及檢察院領導都十分重視,要求不管有多困難,必須查清楚。
由于小金庫是十幾年前的賬目,賬簿和憑證已被銷毀,收費收據、交款單等存根也未保留下來,銀行、工商局、稅務等部門也取不到有價值的證據。
于是,辦案人員到電視臺所在地十堰、襄陽去,與電視臺工作人員進行交流,發現電視臺1999年之前使用自制收據收費,大部份收費記錄被保存在電視臺會計的私人硬盤中;1999年之后使用3個電子收費系統收費,數據備份在網絡維護人員手中;這兩塊數據合并在一起,就是電視臺實際收到的款項,再與電視臺已入賬的款項相比較,很快就查出了電視臺短款的數額,鑒定結論與辦案人員調查的情形完全相符。
經查明,史國強在擔任東風電視臺臺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賄賂107萬元,侵吞公款142萬元。面對如山鐵證,史國強認罪服法。
網絡化裝偵查,整合多渠道信息
所謂信息,是指對檢察官辦案有用的信息,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的概念正在外延。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除去基本的口卡、銀行、房產、工商等,也可以拓展出微信、QQ、微博、空間,甚至購物記錄等等。
信息是死的,但是使用信息的人是活的,只有將信息整合后再結合新技術才能發揮信息的最大作用。
2013年3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在辦理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城管局原副局長兼城管執法大隊大隊長劉勝利案件時,通過通訊基站位置、微信偽地理信息,對案件重點關系人童某某進行網絡化裝偵查,而后立窩串案5件5人,辦理了一批對市政工程行業有較大影響的大要案。
劉勝利系列案件的關鍵涉案人童某某,當時只有安徽桐城的住址,身份證號,以及一個手機號。因其早年間已離開武漢回老家發展,且外地技術偵查措施較難批準,檢察人員只能長途駕駛至安徽桐城當地蹲守。
提及這次辦案經過,當時的帶隊領導李煜英副檢察長記憶猶新。
“由于每一分一秒都對案件的破獲有不容忽視的影響,為了爭取更多的辦案時間,我們安排偵查員一方面去通訊部門將通話記錄及通話時所使用基站代碼拿到,另一方面去當地公安部門查詢童某某是否有最新住宿信息以及當地代碼基站所處具體地理位置。”
通過和基站地理位置比對,發現童某某已經去了池州。李煜英馬上決定,先利用其手機號搜索微信,結果發現確有綁定,而且微信頭像用的是一臺法拉利,沒有朋友圈展示。
針對這種情況,李煜英制定了網絡微信化裝偵查計劃,并利用北京的手機號申請了一個微信用于跟童某聯系。
“很快,童某某將我們化裝偵查的微信號加為好友,開始對豪車進行交流。在童某某某表示頭像法拉利確屬其個人后,我們通過化裝偵查微信號適時表達仰慕,通過交談不斷獲取童某的信任,但他依然不愿意說出他的具體住處,只說他在某酒店。我們迅速到達該酒店,但并沒有查到他的住宿記錄。我們再次表達仰慕之情,并表示自己馬上要到北京發展,急于在走之前想見到他本人。終于,童某說出了自己住的房間號,我們順利將其抓獲,并連夜帶回武漢進行突審。”
此次抓捕過程中,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整合了通訊基站、微信搜索以及微信偽地理信息等相關信息資源,在沒有使用技術偵查手段的情況下,利用微信誘捕,從外地將抓捕對象秘密順利帶回。綜合使用信息引導偵查,不但節省了寶貴的辦案時間,也為案件的最終破獲贏得了至關重要的線索。
“反腐倡廉、打虎拍蠅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李煜英說,“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將一個個害群之馬繩之以法,向著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戰略目標奮勇前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