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意盈+章唯艱
不斷用文明創建提升城市品位,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滿意度。
每隔一段時間,浙江省紹興市就會舉辦一次特殊的“放映會”,播放的內容,是文明辦暗訪組拍攝的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綠化養護、文明出行、沿河洗滌、違法建筑等問題。片子播完,有關市級部門和鄉鎮(街道)負責人當場認領責任,并作出限期整改的承諾。
抓細抓小,直面問題紅紅臉、出出汗,這是紹興文明創建工作中的一個斷面。
2015年2月紹興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但創建的腳步并未因榮譽的獲得而有所停歇。圍繞“讓城市更具魅力、讓生活更加美好”的創建主題,古越大地文明創建工作逐年深入。
“不斷用文明創建提升城市品位,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滿意度。”紹興市委書記彭佳學說,全域化推進文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名片就能越擦越亮。
自我加碼,為創建注入活力
每季度,紹興市都會在媒體上公布各地、各部門文明指數測評成績及排名,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域創建格局。
防止由激情變成慣性、因慣性滋生惰性,紹興市自我加碼,制定了高于全國標準的區(縣、市)、市級部門、鎮鄉創建標準,并設立1.8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激勵各地各部門創建工作。在政策激勵下,文明創建的載體日漸豐富,特色品牌逐一建立。
上虞區大力發展鄉賢文化,用鄉賢的道德力量教化鄉民、反哺桑梓、澤被鄉里、凝聚人心,“鄉賢文化的上虞現象”讓全國創新發展鄉賢文化現場會在這里召開。
嵊州市成立全國首個村嫂志愿服務隊,看望空巢老人、幫扶困難家庭、照顧留守兒童、勸導鄰里糾紛,村嫂們鄰里守望的精神,得到了中央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點贊。
市文明辦創辦網上愛心博物館,以愛心故事、道德榜樣為“藏品”,傳播愛心,引領風尚,獲評浙江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
結合時代熱點的小創舉更是數不勝數:從諸暨市剛剛推出的全國首個文明指數VR測評系統,到彩色斑馬線;從舉辦各種文明主題新媒體創意大賽,到“紹興文明網”“紹興好家風”等一批文明微信微博公眾號的建立;從窗口文明單位利用自身場所設立愛心服務站,到各地利用公共場所廣泛建立最美廣場、孝德廣場、信義廣場……創新,讓文明創建變得與百姓更親更近。
城鄉同頻,讓百姓更多受惠
每當家里來了客人,孫端鎮皇甫莊村的村民范欽祥總喜歡帶他們去文化禮堂轉轉,禮堂內的村史紀念館用圖文資料、虛擬場景展示了該村的歷史變遷、鄉賢名人、村風民俗等,活動大廳、閱覽室則配備了現代化音像設施和幾千冊圖書供村民們使用,他自豪地介紹:“越劇團、紹劇團也常常來這里演出,條件一點不比城里差呢!”
近年來,農村文化禮堂在古越大地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這是紹興全域化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一大成果。紹興市委、市政府按照“三區融合”發展的總體部署,把文明創建的種子從城市擴散到集鎮,再輻射到鄉村,城鄉間的同頻同創讓越來越多的百姓享受到了因此帶來的“紅利”。
對照文明創建標準,紹興持續深化鄉風文明提升行動,破除陳規陋習、力戒鋪張浪費、推進移風易俗,全面提升鄉村文明水平。無論是垃圾分類還是五水共治,拆違控違還是河道洗滌管理,紹興都堅持“一根竿子插到底”。市文明辦積極與政法委、農辦等單位對接,把文明創建工作與平安鄉鎮創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結合起來,帶動城鄉經濟轉型提升和社會和諧發展。
如今,紹興百姓的生活環境正變得“潔、綠、美、優”,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
通過“美麗鄉村”、五水共治,農村各地一派水清岸綠、屋舍儼然的景象,綠水青山給農民帶來了致富的“金山銀山”。
文明集鎮和小城鎮綜合環境整治的打造則讓不少小鎮也擁有了圖書館、生活劇場、咖啡館、茶館,生活娛樂不用總往城里跑。
文化中心、景區免費對市民開放,公共自行車投放等一大批溫暖人心的“民生套餐”,讓發展紅利、發展成果更廣泛、更公平地惠及民眾,打牢了城市的幸福基石。
道德引領,撐起城市之魂
最近,路過越城區北海街道鐵甲營路的市民總忍不住駐足觀看:“最美街巷”的宣傳欄剛換上了新一批的“凡人善事”,他們是自己最熟悉的鄰居、朋友,也是在平凡生活中折射出靈魂光芒的人。
用身邊好人引領社會風尚,用凡人善舉連成美德風景。道德建設,已成為撐起紹興城市文明的堅固基石。
紹興向來有崇孝守信的良好傳統,善行義舉自古蔚然成風。如今,小到一個社區,大到整個城市,到處彌漫著崇德向善的馨香。
電工范立剛13年累計獻血104600毫升,用自己的鮮血拯救了許多素不相識的生命,動人的事跡入圍“中國好人榜”。
年近六旬的手工藝人丁國林默默充當鄰里保護傘,救火、救人、抓小偷樣樣沖在前面,被稱為“浙江好人”。
退休工人施才根夫婦,只因當年的一句承諾,義務照顧孤寡老人20年。
棠棣村黨總支書記劉建明家庭不僅照顧好家里每位成員,還帶領村集體大家共同致富,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
每年,紹興市都會舉辦“道德模范”“最美紹興人”等推薦評選表彰活動,讓一大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先進典型走上展示的舞臺。市文明辦每年都組織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基層巡講巡演活動,用他們的故事感染千家萬戶,指引人們走在見賢思齊的道路上。每個月,紹興的大型廣場和社區都會舉辦“雷鋒廣場”志愿服務,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定期集結,為市民提供免費服務,傳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如今,文明之花已結出絢爛的果實。紹興多次榮膺“七星級慈善城市”稱號;“點亮一盞燈”“一米陽光”“孺子牛”“老吳熱線”等民間公益組織的的隊伍日益壯大;文明禮讓斑馬線、巡河護河,以及各項重大活動中,到處可見來自社會各界的志愿者廣泛參與和默默付出……這些,無不彰顯了一座名城的形象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