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不可能,大多數人在“不可能”的大門前望而卻步,而有一些人在眾目睽睽之下嘗試推開它,因此推開了機遇之門。(開頭可改得更簡潔,直入論題:光看不做行嗎?不行!看能看出阿里巴巴嗎?不會!)
挑戰不可能,需要的是充分的實踐。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科學家們憑借驚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明了無數件產品,它們有哪些在前人看來是可能的呢?即使想得到,為之付出行動的人又有多少呢?可愛迪生與一般人不同,他毅然向一片未知的區域——白熾燈的發明全力進發。檢驗數千種的燈絲如同大海撈針般不可能,連他的贊助人都漸漸動搖,但實踐出真知,愛迪生最終找到了最適合照明的燈絲。(這里的舉例論證例子太陳舊,沒有新意)倘若愛迪生僅追求理論的完善,不親自嘗試來驗,又怎有超過2000項的專利呢?
然而,要想探索出真正獨特的視野,更要高瞻遠矚,有挑戰不可能的決心。多數人的宏偉夢想往往毀在了身邊人的“忠告”中,他們大多有從眾心理,但更關鍵的是他們自己空有夢想而不愿付之行動,存在普遍的惰性心理。普通人之所以普通,不就是缺少了那種高人一籌的遠見和堅定不移的決心嗎?馬云曾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師之一,但他堅持自己對互聯網的商業規劃,投身未知的互聯網。阿里巴巴創建初期,他采用獨特的商業模式,卻不斷被冷嘲熱諷,但他毫不在意。接著,他打造淘寶網,挑戰電子商務。事實證明馬云的設想完全正確,他以自己的膽識和遠見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功,但有多少人看到了那一次次冒險背后的辛勤付出呢?人們確立了目標,就應該乘風破浪,哪怕遇到艱難險阻。達·芬奇說過:“理論是軍官,實踐是士兵。”這句話形象地揭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馬云做到了,所以完成了不可能的事。
成功始于心動,成于行動,達爾文環球考察后編寫著名的《物種起源》,儒勒·凡爾納為寫作《月球探險記》認真閱讀了500多本圖書,他們辛苦地付出了,自然能實現常人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如果把瑣碎的事比作一灘沙子,那么成功就是埋在沙中的珍珠,等待人們彎下腰去發掘,也許機遇就隱藏在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之中。
升格指導
這篇文章的不足之處有:
首先,命題中講的是“做”和“看”,但這篇作文中開頭圍繞“可能與不可能”寫,有離題之嫌。
其次,理論聯系實踐不足,論證略顯單調。
此外,文章層次感不夠,分析問題的角度欠豐富。
考生應在以上三方面多加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