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秀玲
摘要:“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古人讀書的成功經驗。多舉并措真正讓孩子們學會閱讀并形成習慣,讓這種習慣在孩子心靈上播下讀書的種子,讓這粒種子扎根發芽,讓書香伴隨著孩子整個人生,讓孩子的心靈在閱讀中啟航。
關鍵詞:營造氛圍;巧設懸念;資源共享;品嘗快樂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古人讀書的成功經驗。多讀多練,是提高小學生語文能力的良方。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曾經說過:“兒童閱讀在孩子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童年讀的書可以讓孩子記一輩子,影響孩子進一步的發展。”因此,無論從世界觀、人生觀的培養,還是從知識的遷移、拓展來看,廣泛地開展課外閱讀,百益而無一害。那么,如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如何讓孩子的心靈在閱讀中啟航,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遨游書海、采珠拾貝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走進書的世界
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中讀到過這樣一句話: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兒童時期所讀的作品往往能影響一個人一生中對待閱讀的態度。從小就愛閱讀的孩子不會是平庸的人,因為閱讀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提升了孩子們的品味。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確實,一部好作品就如同是一本好的生活教科書。它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教人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知識的海洋無邊無際,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書都讀完,而且書還有精華與糟粕之分,這就決定了讀書要有選擇。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結合語文學科教學,積極向學生推薦精品書目并提出相應的閱讀要求。如學習完《觸摸春天》,我就向學生推薦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然后利用閱讀課讓學生談讀書體會;學完《草船借箭》,我就推薦學生讀《三國演義》,教學《景陽岡》、《猴王出世》以后,就推薦學生讀《水滸傳》、《西游記》,了解祖國豐富的文化。這樣以一篇課文,一個點,引出一部優秀的作品,一位偉大的作家,學生可以天天與名人“對話”,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靈得到凈化。
二、巧設懸念,讓學生愛上課外閱讀。
故事人人都愛聽,學生一聽到老師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雙耳立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巳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結局的時候,教師嘎然收聲無不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交錯復雜,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出示書名告訴他們,想知道結果就借讀這本書里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要真正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并且能夠自覺地、發自內心地閱讀,還要解決學生的內部動力,那就是靠語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動和吸引學生,在有目的和對象的閱讀中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也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逐步品味到語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此,我們應該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用心去讀;抓精彩重點語段用情去瑯瑯地讀;抓意境描寫,發揮想像去讀。經過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之養成閱讀的習慣。這樣就使學生的文化底蘊不斷厚實,從而產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閱讀的興趣進一步增強。
三、建立書角,資源共享。
為了彌補書源的不足,我在班內建立圖書角,發動學生主動把自己的課外讀物帶來,孩子們真正實現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境界,實現了圖書資源的最大共享。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由專人管理,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為了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我組織舉辦圖書展覽,把被介紹的圖書陳列出來,同時展出整理編寫的宣傳圖書的資料。資料包括圖書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等,這樣就為孩子借閱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保證時間,形成習慣
小學生平均每天2500字的讀書量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作后盾,只能走馬觀花,甚至只作為形式而已,不會留下任何痕跡。所以,每天要至少留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語文教學要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因此,我們要合理利用教學,注重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給學生留出時間,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之中去進行閱讀、去接受新知識。每天中午有兩個小時,但是學生不是被大量學業所淹沒,就是無所事事,抓住這一時間段,將是非常有效的。因為飯后,人最適宜的是休息,而讀課外書成為一種休閑活動,有利于學習之余的放松。每周一節課外閱讀課,上學校圖書室閱讀,使學生有讀書氛圍,保證讀書時間。每天布置回家作業時,將閱讀課外書作為一項常規作業,占據半個小時,以鞏固所學的閱讀方法,真正使學生的閱讀”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五、開展活動,品嘗快樂。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讀書宣言評比、學生書簽制作,課本劇表演,詩歌朗誦,古詩新唱,讀書筆記展評,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評選閱讀小明星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分享讀書快樂,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讀書生活,促進了學生讀書的熱情。
古今中外,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不可勝數,它們就像撒落在文學百花園中的顆顆明珠,放射出奇光異彩。它們是激發閱讀興趣的催進器,是指導閱讀方法的導航燈,真正讓孩子們學會閱讀并形成習慣,讓這種習慣在孩子心靈上播下讀書的種子,讓這粒種子扎根發芽,讓書香伴隨著孩子整個人生,讓孩子的心靈在閱讀中啟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