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珍
摘要:近年來,通過對青少年舉重隊的跟蹤訓練與比賽成績的調查研究,通過和教練員及運動員的溝通與咨詢,運動損傷是制約和影響運動員成績發揮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膝關節損傷是眾多傷病中最常見也是對舉重運動員來說最難恢復的傷病問題,在抓舉和挺舉及舉重專項技術中,膝關節作為下肢的支撐關節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與整理,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研究,總結并歸納出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在訓練中易出現的問題,歸納總結出一些有助于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膝關節損傷后的康復訓練方法,并整理出導致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希望能通過此文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今后的訓練和比賽提供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膝關節;運動損傷;青少年;舉重
1、研究目的:
本文通過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與整理,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研究,總結并歸納出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在訓練中易出現的問題,歸納總結出一些有助于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膝關節損傷后的康復訓練方法。
2、研究對象:
青少年舉重隊共 36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該36名運動員都均在體育局注冊。
3、膝關節損傷的原因:
3.1動作技術不完善:合理的動作技術是完成舉重動作的重要保證,青少年運動員由于接受專業訓練時間較短,技術動作還不完善,身體還處于發育階段,膝關節肌群肌肉力量較薄弱。在做完整套技術動作時,對膝關節的要求就更高:動作技術結構、發力時機、發力順序、發力大小、發力方向還未定型,因而導致在訓練過程中膝關節受力不均衡導致運動損傷。在運動實踐中,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動作技術存在或發生明顯不合理,導致膝關節運動損傷,這一現象在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訓練中較為常見。
3.2準備活動不充分:人體的競技狀態是一個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體能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是一個由靜止狀態到最高狀態的過程,因此進行大負荷訓練之前,必須使自己的身體有一個準備活動的過程。若準備時間較短不充分,身體機能還沒有進入準備階段,各運動環境不適應,對訓練任務、動作數量、負荷強度、運動量均不能達到體能動員、磨合、適應的基本要求,就會引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軟組織等運動器官急性損傷或軟組織損傷。準備活動不充分是導致膝關節損傷的直接原因。
3.3注意力不集中,興奮性不高:青少年運動員在訓練初期由于不適應專業隊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會產生厭煩情緒、注意力不集中,興奮性不高導致身體各運動環節不能充分協調發揮出最大力量,動作技術不能協調一致,不能順利完成動作所需的力量、速度、重量等負荷強度因素和組數、次數、時間等負荷量的因素而導致膝關節運動損傷,這在青年運動員訓練中極為常見。
3.4超運動負荷訓練:膝關節在舉重過程中主要起支撐作用,膝關節肌肉群力量的大小決定你能承擔重量的大小。青少年運動員全身器官還處于發育階段,尤其是植物性內臟器官系統發育相對落后,因此采用大負荷或超大負荷訓練是導致青少年運動員產生膝關節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少年運動員在訓練初期由于成績提高較快,很難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訓練負荷,尤其是身體發育階段成績提高較快,訓練過程中出現盲目自信的情況,對大強度負荷準備不足;青少年訓練中負荷節奏大起大落,難以適應;負荷強度和量的變化難以控制,用以導致膝關節運動損傷。
3.5自我保護意識淡薄:這是廣大青少年產生膝關節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少年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了解較少,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在比賽中不能對自己的訓練和傷病狀況有一個很好的理解和控制,一味的為取得成績而進行大負荷的強度訓練,導致疲勞積累引發運動損傷。
4、研究結果:
4.1青少年運動員在抓舉和挺舉及舉重專項訓練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膝關節。
4.2青少年舉重運動員技術動作不完善,身體還處于發育階段,長期進行大強度的負荷訓練是引起膝關節損傷的重要原因。
4.3準備活動不充分是導致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直接原因。
4.4青少年運動員訓練階段,在從事大強度訓練負荷后缺乏放松練習是引起膝關節損傷的重要原因。
4.5青少年運動員自我預防運動損傷及自我保護的能力較差,缺乏預防運動損傷相關的知識是導致膝關節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4.6青少年運動員比賽中心態波動較大,自我調整能力不強,受外界干擾較大,注意力不集中是導致膝關節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5、結論建議:
5.1教練員應為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循序漸進的安排訓練量和訓練內容,針對青少年運動員的技術特點、身體條件,應做到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避免因局部負擔過重造成的運動損傷。針對廣大青少年運動員建立科學完善的醫療監督機制,對運動員在訓練中產生的運動損傷進行及時的監控和治療,積極預防外傷和恢復疲勞。
5.2為防止運動損傷后而降低運動訓練水平和運動成績,傷后的恢復訓練對保持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十分重要,建立一套完善、合理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恢復措施。
5.3 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高青少年舉重運動員預防運動損傷及自我保護的能力,了解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運動生理、運動及剖學、運動生物力學等)。
5.4 加強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訓練,及時了解運動員的心理狀態,重視對運動員自信心的建立。
5.5 加強對青少年運動員的生活管理,形成良好的訓練和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智.對我國優秀運動員理想比賽心理狀態和有關心理影響因素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7,(07).
[2]王芝琴,李友寒.運動員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機制及重建治療[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28(4).
[3]王芳,徐波,亓建洪.女子舉重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山西體育科技,2009,(01).
[4]黃明強,李志敢,麥全安.舉重運動損傷及預防[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