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偉
摘要:隨著社會工作專業化和職業化的本土推進,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良性發展問題逐漸成為各界備受關注的議題。可以預見的是,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可持續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工作事業的良性發展。但在社會服務機構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若干亟需解決的問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專業性建設是決定它能否長久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對它的深刻研究十分必要。
關鍵詞:社工機構;專業性建設;維度
緒論:
本文以社工機構專業性建設困境為研究對象,采用質性研究方法,以參與觀察發與訪談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在相關資料以及深入訪談的基礎上,對社工機構專業性建設困境的現狀進行論述并分析其中的的制約因素。
經過我們的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對于社工機構專業性建設有四個維度:資源維度、工作者維度、內部管理維度與服務對象維度(評估維度)。我們將從這四個角度分別對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專業性進行研究并通過個案研究等方法對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專業性現狀及發展進行分析,力求發掘現今機構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同時希望得到較為專業的建議并為未來的發展提供針對性有效的建議。
一、社工機構財務資源維度研究
經濟因素始終在一個機構發展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此,目前學界有如下觀點:方英認為目前機構運作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資金為主體,易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1]陸士楨與鄭玲也指出目前我國社工機構發展中資金不足且來源單一、社工機構自主籌資能力差。[2]汪麗莉在分析太倉市R社工機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的時候,首先就提出了機構資金過于依賴政府這一問題[3]。郭亞楠在社工機構項目運作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中,也曾提出完善資金管理制度這一建議。[4]
由此可見,社工機構的資金單一且過于依賴政府是財務資源維度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影響機構專業性建設的主要困境之一。對此可以采用以下解決方法:1.完善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制度。2.優化招標工作,拓展資金來源。3.社工機構可以結合自身的優勢開展一些收費項目,拓展收入來源。
二、社會工作者維度研究
社工機構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社工的發展,社工機構專業性的建設最重要的是專業人才的建設。梁利華他提出社工機構專業服務人才培養困境的原因包括機構社工自身機構管理兩方面。例如社工人員流失率高等[5]。李昀鋆提出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失率高的現象,不僅包括了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內的社工離職率高的情況,也包括了高校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專業對口率低的情況[6]。這些都導致了社工機構專業化建設難以進行。對此,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改善:1.注重人才隊伍建設。2.提升督導制度的完善。3.提升社工對專業的認同感。4.明確并完善社工機構內部的晉升制度。5.完善公平合理的社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三、內部管理維度研究
毫無疑問,對于社工機構專業性建設過程中,內部管理顯得十分重要。馬靜,郭亞楠,汪麗莉都認為機構管理能力是社工機構專業服務能力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機構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7]。而陸士幀認為目前機構的綜合管理能力及水平還比較低,這不僅造成人才流失,也直接影響機構的持續發展。
四、服務對象維度研究
服務對象是一個社工機構運行過程中直接受益者和直接接觸的對象,具體是指機構運作項目過程中的評估體系的建設問題。目前社工機構的評估體系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鄭玲提出與國外及我國港臺地區相比,目前大陸的社會工作服務對象滿意度評估尚未形成體系,社會工作服務對象滿意度評估缺乏規范性、缺乏專業的評估人員及評估的管理保障體系,難以發揮評估真正的功能等。[8]常春梅與徐選國也提出目前民辦社會工作組織評估研究缺乏對民辦社會工作組織評估理論基礎的探索、內容較為單一、片面,乏實證資料的支撐和論證。[9]
由此,筆者認為對于專業社工機構服務對象維度的研究應當集中在機構自身根據自身情況而建立的評估體系、國內制度層面上的體系、整體環境的認知三個主要方面。首先,機構根據自身需要提升自身的評估水平。其次,政府應從制度層面上完善社工服務對象維度評估指標體系。最后,應為開展評估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社會環境。這樣,我國的民辦社工機構才能更好的發展,他們才能有精力做好服務、開展評估。
五、結語
現階段我國社工機構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其發展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和現代公益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社會工作機構專業性建設對于社工事業在我國的發展顯得十分重要。與此同時,社工機構的發展也面臨著項目運作經驗不足、社工人才積累有限、社會公益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當然,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社工事業的發展就是在對問題的不斷發現和改進中逐步完善的。
專業性是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根本特點,是其區別于其他社會組織的最根本的表現。機構的專業性不僅包括服務人員的專業化,還包括機構宗旨、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技巧、服務內容以及機構管理的專業化等。
在我國,社會組織的發育是一個涉及社會改革、政治管理等元素的相對復雜的問題,其中社工服務機構以服務大眾弱勢群體為使命,堅持以人為本,助人自助,既符合人民群眾的生存發展愿望,又符合社會主義和決心價值觀的踐行,因此,社工機構專業性建設在我國社會改革和社會管理機制創新中必將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方英.以制度建設促進社會工作機構的可持續發展——以廣東為例[J].學會,2011(8):3 ~10
[2]陸士楨,鄭玲.淺論我國民辦社工服務機構的發展[J].社會工作,2013(3):16~23
[3]汪麗莉.社會工作機構運行模式研究[D].安徽:安徽大學,2017
[4]郭亞楠.社工機構項目運作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以Q社工機構為例[D].安徽:安徽大學,2017
[5]梁利華.現階段廣州社工機構培養社會工作專業服務人才戰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4
[6]李昀鋆.社工流失困境下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激勵機制研究——基于雙因素理論視角[J]學會,2014(11):11~21
[7]馬靜.淮南市“高校模式”社工機構專業服務能力建設研究[D].安徽:安徽大學,2016
[8]鄭玲.我國民辦社工機構內社工服務對象滿意度評估指標體系的建構研究[D].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
[9]徐選國.我國民辦社工服務機構評估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社會調查與分析,2012(11):38~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