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原
中國共產黨南陽市第六次代表大會上指出,未來五年,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大美南陽、活力南陽和幸福南陽。要想完成這項歷史任務,就不能僅僅依靠發展經濟這一硬實力,還需要依靠社會建設這一軟實力。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就是社會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只有提高我市市民的文明素質,才能建設出既麗且康、民富文昌的大美南陽,勇爭一流、生機勃發的活力南陽和崇德尚法、宜居樂業的幸福南陽,才能切實提高我市市民的幸福感。
一、以文化人,以城市文化建設促進市民文明素質提升
第一,應加強城市文化建設,奠定市民“知禮”的基礎。城市文化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城市文明離不開城市文化的積淀與升華。南陽是一個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南陽應注重把城市歷史文化與城市文明相融合。通過城市文化建設,讓我市市民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中感悟文明的要旨,在潛移默化中地提高其精神文明素質。
第二,應加強城市德風建設,培育市民“明禮”的土壤。我市應大力開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體的公民文化建設,加強教育引導、增強社會共識。在全市各個單位廣泛開展“道德講堂”、文明禮儀教育和精神文明實踐活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提高公民的精神文化素質。在各個行業評選“道德模范”、“道德標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公民樹立普通人的道德標桿。用榜樣的感人事跡感召人民,可以帶動我市市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追求真善美作為自己自發的行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第三,應加強城市相關設施的建設,營造市民“踐禮”氛圍。政府應結合全國文明城市的標準加強和完善城市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優化、新建一些博物館、公共圖書館、公共健身中心、美術館、科技館、主題公園等等,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其精神文化水平和審美情趣,引導市民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融入城市環境的美化和保護中去。
二、突出重點,增強市民文明素質提升的針對性
提高我市市民的文明素質,需要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
首先,應突出重點內容。針對目前我市市民文明素質存在的不足,結合南陽“雙創”的目標,應當重點突出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重點提升市民禮儀文明,營造良好城市氛圍;第二,重點提升市民交通文明,規范市民出行秩序,使市民“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第三,重點提升市民衛生文明,提升市民環境保護意識,打造美好的城市環境;第四,重點提升市民公益文明,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營造誠信友愛的城市風氣。
其次,應突出重點人群。在普遍加強對市民的教育、引導和管理的同時,突出重點的群體,通過個人影響家庭,通過重點群體帶動整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應突出外來務工人員和農民工群體。他們大部分由農民轉化而來,雖然已長期在南陽居住,但是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和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仍然存在,社會公德意識薄弱,社會責任感淡薄。第二,應突出國家公職人員。針對他們知識層次較高、便于統一管理的特征,應重點突出對他們的教育和管理。第三,應突出學生群體。文明素質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對于學生群體,學校、家庭、社區應三者聯動,加強文明規范教育養成活動,培育文明有禮的新一代。
再次,應突出重點區域。市民文明素質的高低,首先反映在公共文化場所和政府的窗口服務單位。在公共文化場所,應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并設立警示牌和相關的管理條例,引導規范市民的行為。
三、搭建平臺,加強市民素質培育載體建設
加強市民素質培育載體建設,不斷豐富載體、創新形式,開展生動活潑的道德教育實踐活動,鼓勵市民廣泛參與。
首先,應針對不同群體的特點,組織好群眾性的活動。應真正深入基層,了解群眾需求,開展群眾們喜聞樂見、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教育實踐活動。如針對企業經營者和個體工商業者,可以開展文明誠信市場、文明誠信商戶、文明誠信企業等評選活動;對于社區居民,定期開辦市民文明學校,傳播文明理念、普及文明常識,通過這個平臺,廣泛宣傳社交禮儀、倫理道德等文明禮儀知識,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對于學校,可以開展“學雷鋒志愿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加強文明養成教育,培育互助友愛的新一代;對于政府窗口服務單位,可以開展“學雷鋒優質服務”活動,評選優質服務單位和個人等等。將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責任切實落實到企業、社區、學校、機關等實踐主體之中。
其次,要充分發揮媒體的宣傳和引導作用。各媒體可以專門開辟“道德模范”“身邊的善行義舉”等專欄,大力宣傳報道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開辦“道德模范故事匯”、“典型事跡報告會”等節目,讓道德模范真正走進大家身邊,面對面講述自己的故事,從而營造學習模范、崇尚模范、進而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
四、健全機制,使城市文明常態化
市民文明素質的提升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遵循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律,健全機制、持之以恒,使城市文明成為一種常態。
首先,要建立管教并舉的長效機制。一方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需要加強宣傳教育。大力開展文明素質教育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活動,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設,逐步形成家庭、學校、社區三者聯動的未成年人教育體系。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管理處罰力度,嚴格按照法律和規定辦事。對不遵守交通秩序、破壞環境衛生、破壞公共設施等不文明行為要開展集中的巡查和整治,問題嚴重的要予以曝光并依法嚴懲。
其次,要建立城鄉一體的共建機制。在文明創建的過程中要注重創建文明城市和弘揚農村文明新風相結合,使文明素質的提升工作從市民向農民延伸。在農村積極開展文明禮儀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弘揚文明健康的社會新風,努力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文明共建機制。
再次,要建立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協同機制。應建立健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組織協調、各相關單位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配合、廣泛參與的黨政群協同機制。將制度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使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作有章可循,長抓不懈、成為常態,杜絕“一陣風”式的創建活動。
以提升我市市民文明素質為根本,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文明創建之魂,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注重實踐養成,努力培育健康文明、和諧向上的城市風尚,建設大美南陽、活力南陽、幸福南陽,才能真正提升我市市民的幸福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