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覺非
【摘要】好習慣的培養需要自我鼓勵,自我監督,培養好習慣難如登山,形成壞習慣易如下坡,必需培養優良的意志品質來應對不良積習,好壞習慣常會相互拉鋸,這正能加強人的自制力,頑強性。自我挑戰的過程就是克服壞習慣的過程,可以培養人的就感,產生動力與信心,是自主學習的動力之源。自主學習既是學習新知識,也是培養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能完善自學者的人格。
【關鍵詞】習慣 自我挑戰 依賴癥 拖延癥 意志品質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037-02
一、習慣
習慣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卻需要有意培養。壞習慣是由長期的不好行為積累而成的,人對它有很深的依賴性,所以要徹底改變壞習慣要做到三點:
(一)反省知恥心,建立正確認識。
需要從思想上認清不良習慣的危害性,懂得不良習慣會頑固地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或左右人的行為方式,喚起戒除不良習慣的自覺性。
(二)用好的行為代替不好的行為。
一旦我們成功的改掉第一個壞習慣,以后改掉壞習慣就將變得越來越容易。事實上,隨著一個個壞習慣被好習慣逐個取代,我們將變得越來越善于改變自己的習慣。長期堅持就成為一個好的習慣,形成內在激勵。用好行為代替壞行為一旦成為自覺意識,就會伴隨人的所有行為,收到莫大的益處。
(三)樹立做一件事的恒心。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有這樣那樣的不良習慣.,要改“邪”歸正,都會在心理生理上經歷一個或長或短的“不適應期”。習慣研究表明培養一個好習慣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培養的第一個月是最重要的。俗話說“一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持之以恒之心才能成功。
二、培養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一)明確的人生規劃
要實現人生價值,一定需先有人生規劃。所謂人生規劃就是一個人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個人發展的志向,對自身有限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對自己的未來的發展道路做出一種預先的策劃和設計,受人生觀支配。人生規劃的目的就是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也是人生規劃的基礎和原則。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人生目標會隨年齡的增長、對社會的認識不斷的改變和清晰。人生規劃也應該根據這些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第二步,充分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確定自己的性格特質與天賦。第三步,詳細制定自己的人生規劃,最好是細化到各個年齡段。并做好每一步,才會實現。第四步,發揮自己的優勢,實際行動最能完善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第五步,在成長中磨練自己,根據實際能力、社會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培養我挑戰的精神
所謂“挑戰自我”,個人的理解是以興趣、愛好和特長,結合自身的性格,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或相關職業,凸顯個性,釋放最大的潛能,施展才華的極限,有條件或創造條件,憑借頑強的意志和不懈的打拼,達及“跳一跳”就能達到的目標。敢于自我挑戰就是好習慣。人生有很多的事需要我們去挑戰,去戰勝挫折,只有在風雨之后才能看見彩虹,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豐富多彩!面對機遇,我選擇挑戰,面對形形色色的困難和挫折,只有學會超越自己,才能夠取得成功。
(三)培養自我依靠的好習慣
自主學習是在學習活動中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反思,發展自身主體性的過程。自主學習具有能動性,獨立性和異步性三個基本特點:1.能動性。自主性學習是把學習建立在人的能動性基礎上,它以尊重、信任、發揮人的能動性為前提。能動性的表現形式有:自覺(自律)與主動(積極)。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一種主動學習,是自學者無可推諉的主體責任,自主學習使學習狀態發生了根本變化:從他律到自律、從被動到主動、從消極到積極,不僅開發出了自學者的潛能,而且培養了自學者學習的責任心。 2.獨立性。自主學習把學習建立在人的獨立性基礎上,自主學習的實質就是獨立性為主的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要求不能過分依賴教師和別人,自主獨立地開展鉆研活動,總結得失經驗。3.異步性。自主學習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自學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觀條件,并進行綜合評估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具體的學習目標,選擇相關的學習內容,并對學習結果做出自我評估。
由此可見,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學者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學習,學習也就變成自己的事,自覺自愿的事。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于自學者內部學習動機,而這種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自學者的潛力就會被激發出來。可以說自主學習不僅能開發出自學者潛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誘導出自學者的學習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在培養自主學習習慣的過程中,只有具備相當的自制力,才能使自學者的情緒和行為適度,真正成為自我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趙建國.《情感智商與成才》,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