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彥鴿
摘 要:微作文篇幅短小精悍,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捕捉文章中的亮點,及時進行微作文練習。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從中提取寫作素材,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成微作文,使學生在不斷的小練筆中發展思維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關鍵詞:微作文優點;閱讀中學;生活中學
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最難提高的,往往一個學期過去了,兩個學期過去了,學生們的作文水平還是絲毫沒有改變,我對此深感頭疼,但又苦于沒有有效的方法來改變這一點,慢慢我發現,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閱讀和寫作。那就顯然,僅僅依靠語文書上的幾次習作練習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運用少量多次的常態化訓練,即微作文的形式,切實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一、 微作文訓練的優點
(一) 內容豐富多彩,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比較低,如果給出了特定的主題,很多學生因為不感興趣,出現了不愿意寫,也寫不出來的現象,即使有的同學寫了,作文也不過是胡亂拼湊,缺乏真情實感。但是微作文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寫所想所感所悟,對于寫作的內容沒有嚴格的限制,可以是在閱讀過程中習得的新方法,可以是對生活中許許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的感想和記錄。學生在微作文寫作過程中可以寫自己內心所想的,表達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觀點。
(二) 微作文具有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的特點
學生不喜歡寫作文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作文的字數要求太多。舉個例子來說,三四年級的小學生作文字數要求一般是四百到五百字,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單純為了湊字數而去行文,從而將寫作文最基本的真實感情的流露這一要求拋之腦后,這樣硬湊出來的一篇作文質量可想而知。微作文可以避開這些弊端,較少的字數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從而寫出飽含內心情感的作文,最大化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 微作文反饋及時,能快速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由于微作文具有篇幅短小、形式多樣的特點,因此老師可以在課前抽出十分鐘時間讓學生完成一篇微作文。這種特點也便于老師在課后進行批改,并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使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長此以往,作文水平能夠快速得到提高。而與微作文相比,傳統的作文由于篇幅較大,老師要做到對每個學生的作文內容和構思進行批改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這在無形中拉長了一篇作文的戰線,等到老師開始講評時,多數學生早已模糊了前幾日寫作的內容,很難把握住老師講解的問題所在。
二、 微作文的訓練方法總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要善于引導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養成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的習慣。
(一) 閱讀中學寫微作文
1 在閱讀中學習寫仿寫類的微作文
小學生學習寫作文,離不開仿寫。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訓練學生的仿寫能力。教會學生比葫蘆畫瓢、依貓畫虎和模仿遷移的本領。在仿寫的時候,可以仿寫優美句子,也可以仿寫經典的段落,還可以仿寫具有特色的表達方法。
(1) 仿寫優美句子。
文章中精彩傳神的句子,能夠讓文章熠熠生輝,光彩奪目;能夠讓閱讀的人們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恰到好處的比喻句,充滿感情的擬人句,有意失實的夸張句,明知故問的反問句……教學時我有意引導學生關注這些精彩傳神的句子,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例如《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在描寫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時,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這些比喻句放在一起又形成了氣勢恢宏的排比句,能給人帶來強烈的感官沖擊,讓人仿佛身臨其境看到了壯觀的場面。教學時,我讓學生模仿練習。他們經過一番思考,學得惟妙惟肖,讓人驚喜。
(2) 模仿典型段落。
在閱讀教學時,我們要關注典型的構段方式,比如總分式、并列式、因果式、對比式等。讓學生仿寫典型片段,把握構段規律,打好謀篇布局的基礎。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課,第4自然段是典型的總分結構。通過對大豆、高粱、榛樹葉子的具體描寫,反映了豐收的原野熱鬧非凡的特點。教學時我讓學生反復體會課文總分的構段方式,然后以《課間十分鐘》為題,讓學生學寫具有總分結構的段落。同學們寫得也是精彩紛呈。
(3) 學習獨特手法。
恰當的寫作手法有助于提高作文的感染力和表現力。課文中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比如烘托、對比、象征、虛實結合、借物喻人、動靜描寫等等。閱讀教學時要讓學生揣摩課文獨特的表現手法,把握表達規律,然后讓學生在仿寫中遷移運用表達技巧。比如《燕子》一課,寫作特點是動靜結合,相映生輝。作者在描寫燕子時,既有靜態的描摹,又有動態的刻畫。如描寫燕子的外形和在電線上休息時的姿態就側重于靜態的描摹;第3自然段是描寫燕子飛行時的動態情景:“斜著身子”寫出了飛行時的優美姿態,“掠過”寫出了飛行速度之快等等。在上課的時候,我先讓學生反復誦讀揣摩這種動靜結合的手法,然后以《我喜歡的小動物》為題目學習寫微作文。同學們熱情都很高,寫得也各有千秋。
2 閱讀中學習寫創新性的微作文
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留白”,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補充創造。這樣既可以充實、豐富、拓展文本的內涵與意蘊,又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和想象能力。
(1) 無中生有的續寫。
閱讀教學中對于讓人浮想聯翩的結尾,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續寫練習。比如《狐貍和烏鴉》一課,寫了笨笨的烏鴉聽了狐貍的幾句甜言蜜語,就不能分辨是非善惡,結果讓狐貍把肉騙走了。針對這個故事,我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體會烏鴉被騙后后悔的心情,然后發揮合理想象以《受騙以后》為題續編故事。這次有的同學寫的是烏鴉聰明反擊,把裹著石子的肉塊送進了狐貍的嘴巴,結果狐貍上躥下跳,痛得在地上直打滾,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作文展現了狐貍的狡猾,凸顯了烏鴉的睿智。endprint
(2) 化虛為實的補寫。
教學時,我們不難發現課文中常有“留白”。學生可以根據這些“留白”大膽想象,補充相關情節,練習寫微作文。例如《天鵝的故事》有這樣一個細節:“經過這沉重一擊,鏡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接著是第二次,第三次……”教學時讓學生反復體會老天鵝破冰時的沉重一擊,然后針對“留白”問:這里的省略號省略的僅僅是次數嗎?還省略了什么?然后讓學生以《老天鵝破冰的場景》為題進行補寫。學生發揮想象,寫得生動形象。這樣既鍛煉了同學們的寫作能力,老天鵝的形象也能更加豐滿起來。
(二) 深入體驗生活,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成微作文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沒有生活氣息的作文,如飲清湯寡水的飯食,食之無味。作文不關注生活,就沒有感染力,無法打動人。教師要引領學生貼近生活,自由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做到微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1 參加學校活動寫微作文
學校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場地,在這里既有內容多樣的課堂教學,又有精彩紛呈的課外活動。教師可以開展各抒己見的交流會、活力四射的運動會等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既能汲取知識、又能獲得充滿生活氣息的素材。然后抓住最精彩、最難忘的情景或人物,以《文學小天才季欣欣》《飛毛腿戴香雨》等為題目寫微作文,讓學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篩選出來,呈現出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校園生活。
2 融入家庭生活寫微作文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的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家庭勞動,發掘寫作的素材,如讓孩子在家里學習做飯菜、洗碗、打掃衛生、灑水、澆花、小發明等等。既增進了親情,又豐富了孩子的生活體驗,鍛煉了生活技能。然后以《愛做家務的我》《爸爸的拿手菜》等為題目,讓學生在微作文中展現一家人各自的特長愛好,突出濃濃親情暖人心。
3 關注內心世界寫微作文
德國哲學家奧伊肯說:“在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一種內在的獨立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就是人的內心世界,包括思想、情感、觀念、態度和精神境界等。教師要將小練筆引向學生的內心世界,通過寫日記的形式,讓同學把每天的喜、憤、怒、哀、樂、憂愁、困惑記錄下來,也可以暢想未來,寫下自己的夢想、追求、理想。關注內心,學生將進入一個廣闊的心語微作文天地。我讓學生以《樂在其中》為題目,敘寫真實的感受,發現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寫作中,學生可以傾訴煩惱,表達情感,記錄感動,發現美好,增添自信。
三、 結語
總之,老師通過與學生進行文字交流,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態度,及時給予學生引導和鼓勵,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從而在寫作上自發的傾入更多的心力,達到更好更快地提升自身寫作水平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