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麗華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一步步的推進,我們的教學理念一步步發生了轉變,帶動我們的課堂也發生了翻轉性的變化。我們教師培養學生的目標,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的傳授,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多元化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我們物理教師,不能把知識僅僅以從師的頭腦中轉移到學生的頭腦中,更多的是要把知識轉化成學生自身的一部分,再由這部分發散成思維能力,去更多的創新世界。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能力,從改變作業的方式開始。
【關鍵詞】提綱式 實驗式 體驗式 文本式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181-01
多元化培養學生能力目標將隨著課堂呈現方式的轉變而去實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將隨著新教學理念而改變。為了支撐課堂教學理念的更新,我在物理課堂中,在作業的方式上做了一些方面的調整。
一、課前提綱式作業
隨著新課堂模式的展現,我們教師都在自覺的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在已經習慣了等老師“喂”的學生中變得實施起來茫然而被動。學生不知道自己看什么,看了也不知道要學會什么,走馬觀花應付了事的比比皆是。面對這樣的局面,把學生帶到自學的軌道上,就需要教師的逐步的長時間的引領。這樣我在教學中采用課前提綱式的作業留給學生,每節課后給學生下發下節課要自學的提綱內容,最初選擇基礎知識性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提綱去邊看書,邊在教材上采用勾畫標的方法,把重點知識標畫出來,經過一個階段后逐步轉變,提綱中內容改變成就重點知識要求解釋各種生活中的現象或解決生活中某種現象的方法。圍繞這樣的問題,學生會自主的去查找資料,閱讀教材找到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避不開下節課要學的重點的物理知識,使學生由被動去翻書預習到主動去尋找知識解決問題。
二、課后實驗性作業
物理教學新理念之一就是由生活走進物理,面對初中學生生活經驗缺乏的現象,我在教學中一直滲透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由身邊可見的器材例如礦泉水瓶、塑料袋兒、氣球等等去做些小實驗,這些實驗取材方便,可操作性強。學生可以在家做,也可以在課間去做。它以作業的形式留給學生,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所做的實驗可以成功,學生就會從實驗中歸納總結出物理知識,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實驗也可以失敗,但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尋找失敗的理由,失敗點更是學生學習突破點所在,教師要不失時機的啟發學生,一樣可以收獲更多,甚至比成功的經驗讓他們對重點知識理解更加透徹。整個實驗作業完成過程中,隨時隨地的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讓學生勤于動腦善于動腦。
三、體驗式作業。
讓學生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多種學習方式,我所留的作業形式開展到如下的方面:讓學生做調查報告例如可以調查家里面一個月的電費是多少?這些電是由哪些用家用電器消耗的?觀察家用電器銘牌了解家用電器的電功率分別是多大,每天要使用多長時間?自己上網查找一度電可以用來做哪些工作等等的問題。從調查過程到調查結果出來,讓學生談談,從小到家庭大到學校到社會,如何做到節約用電!逐漸的滲透節約用電的思想。條件允許的同學可以去參觀一些工廠,一些科技館,博物館。讓他們更多的機會去接觸物理。另外還有一些生活中體驗不到,實驗室又不能完成的實驗,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多種方式解決,例如了解宇宙中的運動,托里拆利實驗等。這樣的作業歷練后,學生能夠從中學會收集數據,有獨立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得到多種能力的培養。
四、文本作業
新的作業形式只是豐富了作業的內容,也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作業方式。我們還是要給文本作業留有一席之地。學生把一些習題工整的寫到作業本上。不僅練習學生的書寫表達能力,也考查學生的計算識圖思考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做事認真態度。需要調整的是我給學生留作業時不要求學生題海戰術,要做到精練,面對班級里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孩子,留出不同等級的作業。差生只要能夠完成幾道基礎知識方面的問題,中等生要多做一些帶有思考性的問題,而尖子生要更多的做些拔高的題,這樣就會保證班級學生不會因為等差生制約了尖子生的提高,也不能因為尖子生而放棄差生,導致學生差距越來越大。而且最有開發潛力的中等生是老師更為重視的群體。因此我在留作業的時候是要好好動一番腦筋的,不同層次的作業適合不同的孩子,使他們都有所提升,而又不流于形式。使每個孩子在他們自己的基礎上每天都有收獲。
作業只是一個學習過程的展現檢測的形式,各種形式宗旨都是一個,就是利用最吸引學生,讓學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去走進學習,從而從各個角度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