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洪濤+邱燕生+溫華晨
【摘要】由于現行教學套路過于籠統,存在一些教學誤區,影響了匯率套算的教學效果。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論述,以期掃除誤區,改善教學效果。
【關鍵詞】匯率套算 教學套路 教學誤區
【基金項目】本論文由青島黃海學院跨境電商和網絡經濟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基金資助。
【中圖分類號】F23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217-02
一、匯率套算教學的現行套路
從國內主流教學套路來看,匯率套算最常見的教學方法就是計算規則套用法。其基本做法就是,先指出匯率套算的規則:(1)在已知匯率標價方法相同時,套算規則為“交叉相除”;(2)在已知匯率標價方法不同時,套算規則為“同邊相乘”;后舉例說明:已知USD/JPY=100.1000/100.2000,USD/HKD=7.7860/7.7880,求HKD/JPY=?根據套算規則(1),可得:HKD/JPY=(100.1000÷7.7880)/(100.2000÷7.7860)=12.8531/12.8693;再如,已知EUR/USD=0.8792/0.8817,且USD/CHF=1.6487/1.6594,求:EUR/CHF=? 依據套算規則(2)可得,EUR/CHF=(0.8792×1.6487)/(0.8817×1.6594)=1.4495/1.4591。
這種傳統教學套路潛藏著很多問題。比如,為什么是“交叉相除”?為什么是“同邊相乘”?等等。實際上,這些問題的產生與教師對匯率套算的教學誤區有直接關系。
二、當前匯率套算教學的常見誤區
第一,誤把匯率標價等式兩端的貨幣視作同等經濟地位。按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觀點,“1單位貨幣=x單位另一種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價值形式,等號左邊的貨幣處于相對價值形式地位,等號右邊的貨幣處于等價形式地位,前者的價值由后者的數量x的大小來表現,而后者的價值卻無法在該等式中得到說明,因此等號左邊的貨幣具有主動性,等號右邊的貨幣具有被動性。按照當代國際金融學的觀點,匯率有兩種標價,一個是“1單位外幣=y單位本幣”形式的直接標價法,另一個是“1單位本幣=z單位外幣”形式的間接標價法。有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在很多教科書上,經常會有類似于“英國、美國等國家習慣采用間接標價法”的描述,但卻沒有哪本書會解釋為什么這些國家會有這種習慣。實際上,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英美等曾經具有霸主身份或正處在霸主地位的國家,處處體現出“霸氣”。英、美等國分別用其他國家貨幣作為等價物來表示本幣的價值,并由這些等價物的數量變化作為英鎊、美元在全球發行總量的重要決策依據。這就是英美“霸氣”在金融領域的再現,也是英美等國選擇間接標價法的由來。與之對應,除了這些國家之外的絕大多數國家,則采用了直接標價法。顯然,不同標價法下等號兩邊貨幣的經濟地位也是不同的,等號左邊的通常是對世界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貨幣——關鍵貨幣,具有主動地位,而右邊貨幣的地位是從屬的或被動的。
第二,誤把不同標價法下等號左邊的貨幣作為交易的標的貨幣。在外匯交易市場上通常采用做市商制度,都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市場角度進行雙向報價,即同時對客戶報出外匯的買入價和賣出價。但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在不同標價法下,雙向報價中買入價和賣出價的擺放位置和經濟含義是不同的。直接標價法下,雙向報價形式為“1單位外幣=本幣買入價/賣出價”,也可以表示為“外幣/本幣=買入價/賣出價”。比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2017年9月28日10點USD/CNY=6.6480/6.6493報價的意思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以6.6480元人民幣的價格買入1美元,以6.6493的價格賣出1美元,可獲得人民幣差價收益0.0013元。間接標價法下,雙向報價形式為“1單位本幣=外幣賣出價/買入價”,其另一種表達式為“本幣/外幣=賣出價/買入價”。二是,在不同標價法下,雙向報價中買入和賣出的標的貨幣擺放位置是不同的。如果把上述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報價USD/CNY=6.6480/6.6493和CNY/RUB=8.7296/8.7754變為USD1=CNY6.6480/6.6493和CNY1=RUB8.7296/8.7754的形式,則很容易看出,美元和俄羅斯盧布等做市商的交易標的——外匯,在直接標價法下是放在等號左邊,在間接標價法下是放在等號右邊的。
第三,誤把數字大小作為買入價和賣出價劃分的標準。現行的很多教材大都有類似的描述:“外匯報價按‘前小/后大的順序來報價,‘/前面匯率值是外匯買入價、‘/后面匯率值是外匯賣出價。”由本文前述可知,無論在直接還是間接標價法下,雙向報價中“/”前邊和后邊的數字的確都有“前小后大”的特征,但是外匯買入價和賣出價的位置在不同標價法下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因為“/”前面的數字小、后邊的數字大,就想當然認為前面是買入價、后邊是賣出價。
三、結語
要擺脫當前匯率套算教學“教師理解不透,講不明,而學生聽不懂,記不住”的困境,只要掃除教學誤區,知曉匯率報價的位置及其經濟含義,明白不同標價方法下的匯率互為倒數關系,若要相除,就必須更改外匯買入價和賣出價的位置,所以才有了“交叉相除”的計算規則,而標價法相同時,買入和賣出價的位置是相同的,所以只要“同邊相乘”就夠了。
參考文獻:
[1]陳雨露.國際金融(第三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原雪梅.國際金融[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3]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4]楊長江、姜波克.國際金融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