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劍忠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智慧校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金劍忠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電子商務等一大批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的生活習慣和觀念也逐漸被改變,教育信息化出現了新的形態,即智慧校園。通過梳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歷史,對智慧校園進行內涵分析,并對研究和建設智慧校園現狀問題進行系統總結分析。
智慧校園 教育信息化 智慧教育 大數據 物聯網
智慧校園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是集工作、學習和生活、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的一體化環境,將科研、管理、教學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智慧校園是數字校園、網絡學習、網絡科研、校務治理、校園文化、校園生活的充分融合,智慧校園是要做一個環保、節能、安全、穩定的校園。
智慧校園的特征:
一是提供基于角色的個性化定制服務,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二是將基于計算機網絡的信息服務融入學校的各個應用與服務領域,實現互聯和互通;
三是通過智能感知環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學校與外部世界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智慧校園是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數字校園建設基礎上提出來的,智慧校園具有系統性思維,而這種系統性智慧行為在整個生態系統中能夠自我變革并具有洞察能力,智慧校園的這種智慧行為,能產生最好的效果,最大的效率。智慧校園具有“智慧”的傳統含義,但又不是簡單的引用其含義,具有信息時代特有的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外延,智慧校園具有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模式,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系統與自然的交互方式,其目的是解決當今世界面臨數字校園過度到智慧校園的問題。
部分學校已建成智慧校園,正處于建設發展階段。目前學校對智慧校園建設還沒有統一的認識、建設內容、建設規劃比較復雜、涉及到的相關部門較多,各校建設規劃周期比較長、側重點各有不同,但是基本都涵蓋物聯網感知、網絡環境、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等。
現階段的智慧校園建設,總體上看都側重于校園環境建設,有比較超前的意識和嶄新的思維,但還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在內容上需要系統化完善,在應用上需要深入探究。
智慧校園建設的技術包括:校園移動互聯技術、環境感知技術、社會網絡技術、學習分析技術、數字資源的組織和共享技術,智慧校園建設的實現技術包括物聯網、多功能交互設備技術等硬件層面技術、上下文感知計算技術、和諧交互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無縫數據管理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軟件層面的技術。
從智慧校園建設現狀可以看出,智慧校園建設現處于新的階段、新的形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數據標準的制定、數據的統一與融合、建設的系統與協作等。雖然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無處不在,但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尚未發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2.1 大概念與落地的問題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等大概念的提出,在智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出這樣的一些大的概念,但是在項目的具體建設過程中,落地的往往都是具體的應用,在大概念與具體應用之間存在著落差的問題。
2.2.2 缺乏理論層面的指導
智慧校園建設設計很大程度上只重視以管理和技術為中心,而偏離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正確方向。
2.2.3 對智慧校園的內涵認識不清晰
智慧校園建設差別較大,導致對智慧校園的設計與構建在某種程度上有簡單化、理想化的傾向,其應用還沒有完全擺脫數字校園的思維。
2.2.4 同教育教學及科研結合還不夠密切
很多情況下智慧校園只是提供了簡單的信息查詢和交互平臺,其管理也是自上而下單向的信息傳輸,沒有對這種信息化成果作為新的管理模型的意識。
2.2.5 建筑智能化工程與信息智能化工程的問題
智慧校園在建筑智能化與信息智能化工程之間建設匹配,往往也影響著整體智慧校園建設的效果,例如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投入不大,功能不全,那么在信息智能化建設方面要做到大數據、超融合等就非常的困難。
2.2.6 硬件系統與軟件系統的問題
當前在智慧校園建設方面往往都是在硬件系統方面投入過多,而在軟件系統方面的投入很少,但是在用戶的體驗方面,往往只是軟件功能體檢居多,導致整體用戶對智慧校園建設滿意度降低。
2.2.7 數據共享與數據交換的問題
智慧校園有諸多子系統組成,在前期對系統有針對性的接口、功能等分析往往不足,有些系統就無法進行數據共享和交換,要想實現統一身份認證和數據共享交換要投入更多的資源,而且還達不到用戶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需要在前期可以考慮數據共享和數據交換的問題,把基礎的數據共享和數據交換平臺建立起來。
2.2.8 建設者與用戶的問題
建設者往往都是以省錢方面去衡量項目,然后用戶是以項目的體驗、功能及使用效果方面來評價項目。
通過智慧校園問題分析,學校管理層應重視智慧校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是對軟件的使用要切實考慮使用者在感受,要不斷調試,直到滿足用戶為止,這樣地能對智慧校園建設、校園環境的智能化改造起到非常好的引領作用,更好的促進教育科研、管理、政策的實施和改進,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預期效果。
[1]蔣家傅等.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園系統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3(2).
[2]宗平等.智慧校園設計方法的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
金劍忠(1967-年6月),男(漢族),江蘇省蘇州市人,計算機應用本科,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財經系教師,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會計電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