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海東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廣西 桂林 541004)
“互聯網+”環境下的圖書館服務轉型與發展研究
韋海東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廣西 桂林 541004)
文章以“互聯網+”環境下的圖書館服務轉型與發展為主題展開論述,首先對互聯網發展背景進行了簡要介紹,然后從兩個方面對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的定位和功能進行了分析,接著重點從加強圖書資源的信息化建設和數據庫建設、進一步完善圖書館的網絡服務功能等方面對相應的轉型策略進行了闡述,最后對相應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防護進行分析。
互聯網+;圖書館;轉型與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內部和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互聯網的出現,為學生尋求圖書資源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高校學生對圖書館有著特殊的要求,隨著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高校學生對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滿足了高校學生對圖書的需求,這使得學生可以獲得圖書內容的范圍變得更加廣闊,圖書尋求過程變得更加便捷。因此,在互聯網時代,有必要對高校圖書館進行轉型發展,從而更好地發揮高校圖書館的功能。
2.1 知識學習中心
圖書館在現代高校有著特殊的意義,對于在校學生而言,其可以利用圖書館檢索各類文獻資料,從而更好地開展學科探索。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程度不斷加深,為高校師生的學習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學生通過圖書館,可以借閱各類書籍,而且在圖書館海量資料信息的支持下,為學生和教師進行專業探索和科研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從而滿足高校師生多個層次的需求。在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支持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完成對特定圖書資料的快速檢索,從而快速獲取圖書資料信息。而且利用網絡系統,可以幫助高校學生和教師開展多方面的學術交流活動,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2.2 人力資源中心
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智能化顯著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不斷加深,促使高校圖書館管理員的角色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與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工作相比,新環境下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內容更加復雜,學生對其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功能的變化,圖書館管理員首先應該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操作知識,這是開展管理工作的基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離不開計算機操作技術的應用,計算機操作技能與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圖書館管理員更好地開展崗位工作。其次,應該不斷提升其信息處理能力。對于圖書館管理員而言,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處理不是傳統管理工作中對館內的各類圖書進行簡單的分類和整理,而是為各類學生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務,例如,當學生針對學科探索活動的開展尋求特定圖書信息資源時,管理員能夠為其提供高效的信息咨詢服務,指導學生全面搜集各類相關圖書資料信息。再者,互聯網背景,對高校圖書館管理員的知識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受互聯網的影響,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廣闊,而且對知識的需求量和范圍顯著增加,在圖書館中所尋求的圖書知識信息的專業化程度也進一步加深,所以,在新環境下,要求圖書館管理員不斷提升其自身水平,這樣才能夠為高校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
3.1 加強圖書資源的信息化建設
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圖書館管理領域和互聯網的相互結合,從而實現了圖書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現代化高校圖書館的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發揮,在此基礎上,為了更好地實現大學圖書館的轉型,首先應該進一步加強館內圖書信息資源化建設。在建設過程中,一方面,要利用計算機操作系統,實現對圖書館圖書信息的自動化處理,在此背景下,當學生在資料尋找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系統完成所需信息的快速檢索。另一方面,由于大學圖書館內的圖書資源有多重類別,所以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對這些圖書信息資源進行整體分類和編輯,并進行數字化存儲,而且在圖書信息資源整理分類過程中,應該首先以專業為基準進行分類,然后再進一步以學科為基準進行分類,因為這一分類方法符合學生的查找習慣,對于方便學生檢索和查找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再者,在圖書資源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還應該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實現圖書信息的遠程傳輸,促使高校內部學生在校園網范圍內可以利用任何終端完成對圖書館資源信息的搜索,這樣可以極大地提升大學圖書資源的共享范圍,為學生進行圖書文獻搜索提供更大的便利。
3.2 加強圖書資源數據庫建設
圖書館的主要功能就是為學生提供各類知識信息,這一功能的實現主要依賴于龐大的數據庫系統,所以,圖書館數據庫建設,是互聯網環境下大學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高校圖書館轉型的重要基礎。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網絡化圖書館的各類圖書信息資源主要以數據信息的形式存在,通過建立完善的網絡系統,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信息傳輸功能。為了進一步豐富高校圖書館的圖書資源,通過構建完善的數據庫系統,對各類圖書信息資源進行存儲,從而為學生進行信息檢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還可以為大學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在具體的數據庫建設過程中,必須有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和指導,例如,可以建立專門的參考書目數據庫,如果學生在圖書館沒有搜尋到教師所要求參考書目的內容,學生可以通過數據信息庫進行網絡搜索,搜尋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源。這就要求桂林大學根據其所處的地區特點,通過和附近高校聯合不斷擴大其數據庫的規模,盡可能豐富數據庫的資源信息,借助互聯網系統,學生在信息檢索或搜索過程中,實際上檢索范圍不僅僅限于本校的圖書館,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完善圖書館數據庫系統,從而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數據信息支撐。在數據庫建設過程中,技術人員應該注意到,所建立的數據庫必須符合網絡信息的傳輸標準,而且還應該符合計算機對數據信息的讀取標準。另一方面,在數據庫完善過程中,相關專業人員還應該對外來一段時期內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做出科學預測,并且要根據發展趨勢,在圖書館網絡系統中設立相應的功能,從而完成圖書館網絡系統的自主凈化。另外,受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現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廣大青年學生又是走在時代的前沿,所以在數據庫的使用過程中,應該根據外部社會環境的變化,對數據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和完善,從而更好地滿足高校學生的知識信息需求。
3.3 進一步完善圖書館的網絡服務功能
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其圖書館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廣大學生服務,所以,在網絡環境下,必須不斷完善圖書館的網絡服務功能。具體而言,首先應該建立公共云服務中心,公共云服務中心對于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有著重要的意義,通常情況下,公共云服務平臺由一組軟件組成,這些軟件可以被放于云中使用,這些軟件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務,包括身份認證服務、圖書檢索服務、圖書信息資源調度服務等。其次,建立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SaaS)平臺。通過建立SaaS服務平臺,可以面向整個圖書館機構提供最終的信息資源共享應用服務。如圖書館機構可通過這一服務平臺,在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目標下,SaaS服務平臺直接面向圖書館提供最終的信息資源共享應用服務。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完善圖書館的服務功能,還應該加強對圖書館內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其業務素養,使其能夠為校內各個專業的學生提供全面的服務。具體的教育培訓工作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強工作人員計算機網絡知識教育。為此,可以在學校領導的安排和協調下,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在合適的時間點安排計算機專業教師針對圖書館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應用開展必要的知識傳授,在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針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實際操作,進行必要的指導,從而不斷提升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員的專業性。另一方面,要加強圖書館工作人員學科知識教學。因為圖書館管理員所服務的對象是各個專業的學生,為了不斷提升服務的專業性,又必須將各個專業的框架知識體系向工作人員傳遞,在了解了相應的知識內容之后,當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尋找各類專業圖書資源信息時,工作人員可以對其進行準確而高效的引導。而且,從圖書館管理工作完善的角度出發,學校還可以從外部引進一些高素質的圖書館管理人員,從而為學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受互聯網自身特點的影響,在互聯網環境下,為了更好地推動高校圖書館服務的轉型與發展,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必須做好圖書館網絡系統的安全防護,尤其在圖書管理資源信息共享中,更應該加強網絡系統的安全管理。具體而言,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統一圖書館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中心設計。安全管理中心設計是計算機網絡體系構建的重中之重,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應該從3個方面入手。首先,進行探測系統設計。探測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網絡環境中的安全隱患進行探測,一旦發現隱患存在,則會發出相應的預警信息。其次,安全管理系統設計。安全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探測系統探測到的安全隱患進行處理,從而消除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安全隱患。而且安全管理系統還負責安全指令的接收和發送。再者,控制系統設計。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相應的預警信息、報告等進行分析,而且在控制系統中設立有相應的操作管理界面,可以對整個安全管理系統進行控制。另一方面,建立加密技術防護層的。這主要是針對信息傳遞而言,在圖書資源信息傳遞過程中,一些黑客或不法分子很可能利用學生用戶的身份對學校內部信息進行篡改或泄露,而加密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有效應對這一情況,從而實現對用戶信息的全面保護。具體而言,加密技術的使用,可以將所發送的信息轉換成一些別人無法識別的密文,而這些密文只有互通信息的用戶雙方了解,傳遞的信息不會被黑客或者不法分子獲取,從而達到對網絡系統的安全管理目的。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程度不斷加深,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有了新的功能和定位,即圖書館成了知識學習中心和資源中心。在互聯網環境下,為了實現圖書館的轉型和發展,則必須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強圖書資源的信息化建設、加強圖書資源數據庫建設、進一步完善圖書館的網絡服務功能等,另一方面,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還應該做好圖書館網絡系統的安全防護,從而為服務功能發揮提供良好的保障。
[1]陶功美.基于“互聯網+”思維模式的圖書館服務意識探討[J].新世紀圖書館,2015(12):30-32.
[2]張興旺,李晨暉.“互聯網+圖書館”頂層設計相關問題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5(5):33-40.
[3]韓翠峰.“互聯網+”環境下的圖書館服務轉型與發展[J].圖書與情報,2015(5):29-32.
[4]蘇唯謙.杭州圖書館“工具圖書館”:“眾籌”打造文化綜合體[J].公共圖書館,2015(2):88-89.
[5]袁潤,李飛,張朝霞,等.圖書館與書店合作移動外借服務流程及其信息交換探索[J].圖書情報工作,2015(8):32-37.
[6]黃楚新,王丹.“互聯網+”意味著什么—對“互聯網+”的深層認識[J].新聞與寫作,2015(5):5-9.
[7]常鳳蓮.“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3):264-265.
[8]黃國彬.“互聯網+”環境下中部地區公共圖書館開源節流的若干思考[J].圖書館,2016(11):1-11.
[9]孟艷芳.公共圖書館發展動力機制的社會學分析—基于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檢驗[J]. 圖書館,2016(11):19-23.
[10]盧向東.公共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實踐與思考—以深圳龍崗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6(21):60-64.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y service in “Internet+” environment
Wei Haidong
(Library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The article tak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y in the“Internet+”environment as the theme of discussion. Firstly,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s briefy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positioning and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re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and then this paper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database resources of library resources, furthermore perfecting the network service function of library to expound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system is analyzed.
Internet+; librar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韋海東(1972— ),女,廣西貴港,本科,初級職稱;研究方向:圖書情報,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