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望江縣城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孫 磊,史慶華,曹慶鋒
(1.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2.望江縣城鄉規劃局,安徽 安慶 246200)
小城鎮道路擁堵改善對策探討
——以望江縣城為例
孫 磊1,史慶華2,曹慶鋒1
(1.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2.望江縣城鄉規劃局,安徽 安慶 246200)
以安徽省望江縣城為例,探討小城鎮道路交通擁堵改善對策。望江縣城老城區交通基礎設施是在步行和非機動車等非機動化出行方式為主背景下建成的,難以滿足機動化出行的需求,造成交通擁堵、停車難、交通秩序紊亂等一系列問題,嚴重降低了老城區品質。因此,開展小城鎮交通改善研究,具有非常迫切的實踐意義。
小城鎮;交通擁堵;改善對策
安徽省望江縣,古雷池所在地,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是長江經濟帶和皖江城市帶節點城鎮之一。目前縣城常住人口約16.5萬人,總建設用地約16 km2,2030年規劃人口30萬,建設用地30 km2,是安徽典型的小城鎮。
望江縣老城區主要是指總體規劃中的龍湖單元,即“太慈路-望江大道-寶塔河-回龍西路”所圍合的區域,總占地約3.1 km2,居住人口約4萬人,是望江縣現狀主要的居住和商業中心集中區,同時也集中了主要的中小學、醫院等客流集散點。現狀東洲路和回龍西路局部路段高峰小時飽和度在0.9左右,道路擁堵較為嚴重。
(1)高機動車流量。高人口密度(1.5萬人/km2)+高公建集中(集中主要的商業、學校、醫院等)導致的高機動車流量(部分路段高峰流量達到1 000輛/h以上)。
(2)低路網密度和道路用地比例。①老城區內路網密度為4.16 km/km2,低于國家規范推薦的6~9 km/km2。②老城區道路用地面積約占建設用地面積的7.91%,低于國家規范推薦的8%~15%。
(3)低通行效率。①缺乏完善的干路系統。路網不成體系,線形較隨意,斷頭路較多;道路等級低,主要為雙向4車道和2車道道路,通行能力低。②非機動車通道匱乏,以機非混行道路為主,交通秩序較差,尤其在交叉口處機非相互干擾較為嚴重。③公共停車場缺口較大,路邊停車較多,擠占了道路空間,對行人和非機動車影響較大。
以“面向實施”為研究定性,提出近遠期道路交通擁堵改善策略。近期由于縣城建設資金有限,不可能大幅度的進行道路拓寬和舊城拆遷改建,因此以挖掘現狀交通資源、提高交通效率為主,緩解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遠期通過逐步疏解老城功能、完善交通系統,徹底實現老城區的交通暢通。
表1老城區交通改善策略一覽表

(1)控制“高機動車流量”增長措施
①分離老城區過境交通。完善武昌湖路和長河路、奎文路等老城區外圍通道,屏蔽過境交通流進入老城區,預計可以減少老城區現狀15%的車流。
②完善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將公共自行車納入縣城公共交通大系統中。在行政辦公中心、商業中心、文化場館等公建點、大型居住區、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按照300 m服務半徑布局,其他工業區、倉儲物流區域按照500 m服務半徑布局。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布局需要滿足點位協調原則,即公共自行車租賃點中居住點的規模應大致與公交點、公建點、校園點的規模相當。
③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優先安排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綠色安全、便捷快速的城市換乘體系等。形成公交大站快線和公交普通線組合的運營模式,滿足不同的乘客出行需求。為解決小城鎮“客流不足→發車頻率降低→公交吸引力下降→客流不足”的不良循環,小城鎮公交線路布局應該以縣城內部核心樞紐為錨點,適度向外圍村、鎮輻射,擴大服務范圍,提高客流供給。
④遠期推動老城提升。采取“有機更新”的方式加快改造城中村和老舊小區,以居住、文化、商業功能為主導,重點提升居住、公共空間環境,完善各項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建設,注重歷史文脈的保護,逐步向新區疏解人口和功能,從源頭上減少總的交通吸引量。
(2)提高“路網密度和道路用地比例”措施
①近期重點打通關鍵瓶頸道路。近期縣城建設資金較少,在盡可能少量拆遷的基礎上,優先打通主要客流方向上的關鍵道路,如縱向的牌坊路、太慈路等,緩解回龍西路的交通壓力;橫向的翔鳳路、君皇山路等,加密老城區對外疏解的橫向通道。
②遠期完善路網體系,拓寬主干道路、加密路網密度。功能明晰、布局合理的道路交通系統是區域發展的保障。遠期結合舊城改造,將機動車路網密度由現狀的4.16 km/km2提升至8.14 km/km2,道路用地面積占建設用地面積提高到15.06%。
外圍望江大道、西環路等注重對外交通功能,為交通性主干路;內部香茗山路-東洲路、回龍西路等注重滿足城市交往需求,為生活性主干路。
老城區核心區內部支路加密應注意避開現狀傳統建筑和文物保護單位,可采用“剛性和彈性”模式控制,保障支路網密度達標。剛性支路為縣城重要骨架支路,彈性支路可以根據未來地塊具體建設方案靈活調整走向。
(3)提高“通行效率”(針對低道路等級+機非混行)措施
①近期推動單向交通管理,提高交通運行效率。在牌坊路建成后,推動回龍西路的單向交通組織。原因一、與主要車流來源方向一致;二、與西環路、牌坊路、東洲路形成一個圍繞老城區的順時針微循環;三、符合老城區交通流“慢進快出”原則(東邊慢進,西邊快出)。
②近期合理分配道路資源,規范文明交通秩序。老城區道路資源十分有限,對于東洲路、回龍西路等主要道路,應該優先考慮滿足人行、非機動車和機動車通行。將原先干路上的路邊臨時泊位向周邊支路轉移,優先保障干路的通行效率。
精細渠化重要交口,減少交口機非沖突。對于受現狀條件限制無法在路段上設置非機動車道的道路,在交叉口處通過壓縮車道寬度,在進口道設置非機動車道,并將非機動車停車位前置,減少對機動車的干擾,提高交叉口的整體運行效率。
③遠期重點優化道路橫斷面。根據小城鎮的城鎮規模,其街道紅線寬度一般不宜超過40 m。遠期干路全部采用三塊板模式,機動車道宜控制為雙向4車道,單側非機動車道寬度不宜低于3.5 m,充分滿足縣城非機動車出行量大的特征。
(4)提高“通行效率”(針對停車矛盾突出)措施
①大力發展路外公共停車場建設,逐步減少和取消干路的路邊停車位;提高新建建筑和改造建筑的停車泊位配建指標。積極結合棚戶區改造契機增配泊位對外開放;靈活利用公園綠地、廣場和學校操場地下空間等新建地下公共停車;統籌協調在城市現狀空地上建設臨時停車場;推廣建筑泊位共享機制。
②引入停車收費管理制度。加強停車收費管理,提高泊位周轉率。對路邊臨時停車計時收費,且費用應高于路外停車場(庫)的收費。
在對望江縣城道路交通現狀和存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從供求兩方面提出了近、遠期縣城交通改善的三大抓手:控制“高機動車流量”增長、提高“路網密度和道路用地比例”、提高“通行效率”,對緩解縣城交通擁堵、改善交通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1] 江新凱,楊曉光.小城鎮交通系統特征分析及其在公共交通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4,32(1):10-15.
[2] 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望江縣城市道路交通專項規劃[R].合肥: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014.
[3] 李黎輝,陳華,孫小麗.武漢市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布局規劃[J].城市交通,2009,7(4):39-44.
U491
C
1008-3383(2017)11-0213-02
2016-11-04
孫磊(1987-),男,安徽肥東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綜合交通規劃、交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