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二海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和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轉變,學生的閱讀能力已經成為了語文教學當中需要重視的一個教學內容。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對于文章的感知和欣賞評價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況且就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知識體系,因而教師就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們對于語文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這樣才能夠在提高他們語文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們的人文情懷。閱讀本就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因而這一過程中的教師、文本和學生都是重要的信息源和傳遞者,都承擔一定的責任。但是就目前的教學來看卻存在一些教學誤區影響著學生們對于文章的感知。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四種誤區
閱讀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一項基礎性的內容,因而它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從這個角度而言,一堂語文閱讀教學課是否高效會影響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況且閱讀本身就是一種伴隨人們一生的活動,所以閱讀不僅對人的素養和心靈發展有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到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閱讀教學已經成為了教師、學生以及文本之間進行交流和對話的過程,因而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出發點,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但是從實際課堂來看卻存在矯枉過正的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一、 娛樂化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寓教于樂已經成為了教師和學生們都渴望在課堂當中創造和享受的一種教學氛圍,其主要是在一種較為幽默和輕松的課堂氛圍當中使學生們掌握課堂教學知識和內容。從課改和教學理念來說這是一種較為先進,也是適應現代培養綜合素質人才需求的。但是從實際教學情況和環節來看,有一部分教師陷入了為了娛樂而娛樂的泥淖。有些教師為了使課堂氛圍看起來更加熱鬧和活躍,在進行備課和課堂講授的時候生搬硬套一些影視作品中的娛樂風格,或者是通過一些沒有實際思考意義的問題來引起學生們的討論。在這種情況之下,似乎學生們都能夠參與到課堂當中,但是卻由于問題太過膚淺而不能引起學生們的思考和情感體驗。比如在學習《項鏈》的時候,有的教師將學生分成兩大組安排討論瑪蒂爾德是否應該參加夜總會,丟了項鏈又該如何還債此類問題,想要讓學生們持不同觀點來分析和討論。雖然討論很熱烈,但是在總結和評價主人公時,有的學生簡單認為主人公沒腦子。從學生們的評價就能看出他們并沒有真正分析出情節發展和人物性格內在的聯系,學生們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膚淺的層面。
二、 民主化
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目前所有教學階段都在追求并力爭采取的教學形式和效果,從教育學生的角度來說,開放化民主化的課堂氛圍不僅能夠有效的凸顯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積極思考和創造性思維的發揮。然而在實際課堂進行過程當中,民主化卻也陷入了一定的誤區,要么就是單純由教師拋出問題,學生們積極熱烈的討論,在學生們簡單表達看法之后教師給予表揚而結束。要么就是教師提出超過學生們能力范圍的問題,在學生們討論之后,教師否定學生們的觀點和看法而武斷的提出準確精煉的意見。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容易出現表面上給予學生自主權,但是在對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的時候卻全盤不能夠將學生們的想法納入到考慮范圍當中。從課堂形式上看學生們能夠充分發揮自主性,能夠通過發散性思維來思考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從討論和課堂教學結果來看卻還是由教師單方面進行知識的灌輸。在這種課堂當中教師們雖然在形式上踐行了民主化的方式,但是在思維引導方面卻還是停留在傳統教學方面。教師更多追求的是自己想要的課堂教學效果,為了更好的掌控課堂氛圍和追求教學目標的完成,一部分教師甚至不惜將學生們的認知發展情況和實際需要擱置一旁。
三、 現代化
與時俱進是現代社會發展和各行各業為了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堅持的一種理念,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階段當中,教師們為了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也是為了吸引學生們課堂學習的興趣而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了課堂教學當中。毫無疑問多媒體對于語文教學能夠起到一種輔助性的作用,其更多是作為一種知識搜集和傳播的平臺來從感官上給學生們帶來一定的沖擊,以此刺激他們的學習欲望。但是在實際使用當中如果教師僅僅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不僅會適得其反,同時還會限制學生思維的發散。比如在學習《竇娥冤》的時候,教師為了使學生們更加直觀的感知到竇娥的冤情,就從網上找到了一幅六月飛雪、血濺三尺的圖片。諸如此類的現代化輔助雖然能夠刺激學生們的感官,但是卻也在激發他們對于網絡世界和影視作品好奇心的同時影響了對于學生語文文字感知能力的教育。
四、 規范化
語文閱讀不僅是要培養學生們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時還需要鍛煉并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來看,教師們真正的做到了立足于教材和文本,但也正是這種馬首是瞻的態度和信條,導致了許多教師機械性的將教材和參考書作為了標準,學生們但凡具有不同于標準答案的想法都會被扼殺。比如在學習《雷雨》的時候,教師會一步步地將學生們引入到周樸園是萬惡的資本家才算達到了教學目的。但是這種規范化的文本解讀只能培養出固化思維的學生,并不能夠真正尊重文本解讀和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因而這種只要借助于參考書就能夠解決的規范化并不能夠真正教給學生們文學鑒賞和感知文本的方法,盲目的規范化并不利于真正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能力。
五、 小結
本文是基于我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相關內容的了解展開的,在文章當中主要是從娛樂化、民主化、現代化和規范化這四個方面分析了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語文學科更多是需要培養學生們對于文本的感知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因而教師們需要在新課改和現代化理念中把握一個“度”,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亞華.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
[2] 卓桂香.淺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2015.
[3] 王生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誤區及矯正策略[J].甘肅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