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琳 徐健峰 付夏 余琴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有效促進了旅游事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與小語種國家的旅游交流越來越頻繁,小語種導游數目不斷增加。小語種導游在國際旅游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這個基礎上,從目前我國小語種導游培養模式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著手,結合國際旅游市場的需求情況,探究小語種導游培養模式的其他可能性,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國際旅游 小語種導游 培養模式
近年來,全國旅游事業蓬勃發展,出境旅游人數比例不斷增加,有效促進了小語種的發展。(小語種只是一個泛稱,代指除了漢語、英語等使用人數較多的語言種類之外的常見非主流外語,例如日語、漢語、法語等等。)目前高校和大專院校等都相應開設了小語種專業,但是我國小語種教育模式存在較多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境旅游事業的發展。
一、當前小語種導游培養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小語種導游人才培養師資力量不足、質量參差不齊
對于導游這個行業來說,掌握多種語言顯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尤其是負責境外旅游的導游,只有熟練掌握當地國家的語言才可以做到有效交流和溝通,帶給游客滿意的旅行體驗。一些旅游公司只接收具有專業對口的小語種導游,還有的公司會對導游進行小語種培訓。目前,無論是在本科院校還是專科院校,小語種教師多是由小語種專業應屆畢業生和有留學經驗的畢業生組成,教師的年齡層次較低,教學經驗不足。除此之外,小語種教師數量較少,一些旅游公司在招聘出境導游時,一般都要求是小語種專業出身,一般要有小語種語言的等級證書,這就對應聘者的要求較高,一些有語言經驗豐富的應聘者由于缺少這類證書就很可能會被拒之門外。公司招聘的小語種專業科班出身的大學生,由于在學校內是專攻語言文學類的學習,并不了解旅游行業的運作規律以及系統的導游知識,對這些導游進行培訓時,一定會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培養出來的導游可能雖然語言能力高,但是卻不能滿足導游工作的需要。這顯然和小語種導游培訓目的有所偏差。
(二)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
課程設置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好壞,影響人才培養的最終效果。當今社會是商品社會,在商品經濟體制之下,學校在安排課程設置時,必須要以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作為教學導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語言知識解決實際導游業務的能力。目前,大學開設的許多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和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小語種專業的教育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大部分高等院校對于小語種專業的課程設置偏向于純語言文學或者歷史方面的教學,學生平時接觸到的書籍也是這類語言文學方面的,學校不重視經濟貿易、旅游知識等方面的培養,在全國范圍內小語種導游人才極度匱乏的現狀下,這種課程設置顯然是無法滿足新時期商品經濟的需求的,培養出的專業人才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和社會脫節,無法將語言優勢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學校要反思這種保守的課程設置模式,及時觀察市場的不同時期的需求和動向,把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小語種教育有機融合、有的放矢,培養出切實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
二、小語種導游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措施
(一)依據辦學層次,實行梯度教學
目前我國開設小語種專業教學的學校可以劃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別,首先是本科高等院校,其次是旅游專科院校和中專院校,最后是培訓機構。這三者處于不同的辦學層次上,教學特點也盡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論。針對本科院校來說,小語種導游培訓要做到語言技能和旅游知識的有機結合。本科學校占有一定的時間優勢,學生有四年的學習時間,完全可以做到把二者知識充分融合。學校可以在前兩年專注小語種語言文化的培養,在課程設計上以語言教育為主,使學生夯實外語基礎;在后兩年,可以多開設旅游、經貿、導游、翻譯等相關專業課程,結合市場的不同時期需求定期調整課程設計,真正做到把語言幼師和專業技能融會貫通,培養復合型人才。針對旅游大專院校和中專院校來說,要認清自己的優勢所在。傳統觀念并不把導游看作一個正經、穩定的職業崗位、導游的社會地位較低,對于一些本科畢業生來說,他們可能將來不愿意從事導游這個職業,所以大中專人才是導游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群體。高職教育要發揮自己的有優勢,突出職業技能教育的特點,在課程設置上可以有所創新,加強對學生外語應用技能的訓練,加強和旅游公司、酒店等的合作,面向管理、服務等第一線工作崗位培養實用型小語種人才。針對培訓機構來說,辦學形式多樣,教學的針對性更強,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就達到較高的專業水平。小語種培訓機構可以加強和高校的合作,增加雙方的師資力量,培養高素質的小語種導游翻譯人才。
(二)強化實習訓練
對于高校小語種畢業生來說,學習的語言內容多是純理論的,實踐機會較少,造成這類畢業生因缺乏口語鍛煉和實踐經驗而無法迅速上崗,不僅對畢業生本人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在社會上造成極大的人才浪費。所以,高校應該多建立和相關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學生在校學習時,學校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實習條件定期為學生安排實習機會;對于一些實力較強的學校,還可以與小語種國家進行合作交流,安排學生外出進修,有效提高學生的小語種語言應用能力。
(三)鼓勵雙語或多語種學習
小語種復合教學模式已經在一些高校中流行起來,一般來說,這種高校采取的教學模式是英語和小語種結合的模式,在課程設計上,英語教學貫徹整個大學四年時間,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小語種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小語種導游培養模式可以借鑒高校的這種教學模式,鼓勵雙語或多種語言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