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俊鵬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淺析網絡在農村社會中的使用影響
倪俊鵬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互聯網被引入農村后,對農村的社會生活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從互聯網對個人關系、家庭生活以及社會層面三個維度出發,分析互聯網在農村生活中的影響,探究互聯網在農村恰當的使用途徑。
互聯網 農村 社會關系
互聯網是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資源。互聯網問世以來以其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逐漸的成為推進社會轉型的重要資源。農村地區長期是信息的貧乏地區,在互聯網覆蓋到農村后,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對這種影響展開解讀,從而對農村互聯網的使用給予恰當的指導。
網絡對個人的影響,在不同的層面有不同的效果。在個人情感方面,一方面,網絡強化了使用者與親朋好友的情感聯系。傳統社會中,由于地域距離、時間、費用等因素的制約,個人與親朋好友的親密交流通常是以年為單位計算的。只有在最重要的節日,具有不同親密關系的人才會見面,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強化彼此的感情,節日中的交流具有儀式化的特征,相互之間表演的成分較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隨著分離時間的長短呈現或親或疏的特征。網絡在農村使用后,社交軟件打破了傳統因素的限制,網絡使用者與自身存在不同關系的親友可以及時交流。社交軟件成為人際交流的重要中介,個體間的情感更易充分的表露,互聯網消除了傳統面對面交流中的諸多的限制。借助社交軟件的即時通信,虛擬聊天的功能,不同的使用者可以在直觀、及時、真實的氛圍下實現虛擬的面對面交流,網絡發揮著“情感粘合劑”的作用。
在互聯網的使用中,每個使用者具備不同的文化素質、價值觀、道德修養,使得每個互聯網使用者對網絡的使用偏好存在較大的差異,互聯網使用者在網絡中尋找符合自己內心需求的網絡內容。長期的網絡接觸下,使用者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會限制個人對社會現象的判斷。不同的社會個體對社會現象的判斷若較為一致,個人間的關系會較為融洽。個人間對社會現象的判斷若趨于抵觸,個人間的關系將產生矛盾。
傳統農村社會中,年齡是決定一個人在家庭中權威的重要指數。傳統社會,信息交流不暢,各種生活信息的積累與時間成正相關關系,自然條件的限制使得個人生活經驗的積累同年齡之間存在極大的關系。年老的人生活閱歷豐富,生活經驗充實,年齡越大的人越易受到更多家庭成員的尊重,年老的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意見領袖的作用,老人借助自身的經驗在家庭生活中發揮著監督者、指導者、意見領袖的作用。
互聯網進入家庭后,網絡使用需要具備一定的網絡知識、教育能力、操作技能才可駕馭,老年人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老年人在網絡使用中被逐漸隔離出去。借助網絡,相關的生活經驗與生產方面的各種知識,不同年齡段的家庭成員均可從網絡中及時獲取,不同的家庭成員對不同的生活知識掌握程度存在差異,家庭中形成了諸多的意見領袖。傳統生活中,老年人單一意見領袖的地位被多個不同的意見領袖所取代,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對家庭成員監督者、指導者、意見領袖的作用逐漸弱化。
傳統上,單一的家庭意見領袖使得家庭生活充滿了不和諧,被迫接受的意味。網絡影響下塑造的諸多意見領袖,使不同的家庭成員在涉及自己的利益時會聽取家庭中不同方面意見領袖的建議,家庭生活中不和諧的因素依然存在,但做出最終決定的家庭成員自我感覺這種決定更加的民主。
傳統上,農村的社會成員交際范圍較為狹窄,獲取信息的渠道單一且較為被動,對本村以外社會的認知往往來自出外的務工群體、傳統的大眾媒體、自我的判斷、個人交流。自身生產經驗與生活知識的積累更多的來自村莊中成員的交流,信息的接受與接觸顯的較為被動。網絡引入后,網絡的交互性使得網絡使用者基于自身的興趣,主動借助互聯網在網絡中搜素、閱讀、分享相關的知識,對信息的獲取與利用更加的主動。
從信息的輸出方面看。傳統社會中,農民缺乏有效的渠道傳播生活中的相關信息,自身利益遭到損害也無法有效的表達出來,社會中的矛盾缺乏一個有效的泄壓閥。信息交流的封閉,使得農村以外的社會群體對農村也缺乏較為真實的判斷。網絡接入,網絡使用者將損害自身利益的相關信息借助網絡表達出來,農村社會獲得了一個臨時的矛盾泄氣閥。相關部門也會及時的掌握相關情況,在矛盾爆發前加以解決,有助于農村社會生活的穩定。
互聯網自身有強大的信息傳播作用,依據相關傳播學學者的研究,新技術的使用有助于縮小不同社會群體間的知識溝差距。但我們發現,互聯網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工具,由于互聯網使用者的使用偏好、自身的知識結構、求知欲望的不同等諸多因素,互聯網在諸多不同的層面產生了不同的影響,使得農村的個人生活、家庭生活、信息流動與網絡進入前的傳統農村社會相比均產生了諸多的差異,這種差異一面撕裂著傳統的諸多傳統習俗,另一方面網絡產生了諸多積極的影響。我們需辯證的看待這些不同的影響,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狀況,來促進網絡在農村中的運用,更好的發揮網絡在農村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1]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倪俊鵬(1984—),性別:男,民族:漢,學歷:碩士研究生,就讀于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