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 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網絡安全技術在計算機維護中的應用
韓琦 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與完善的同時,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應運而生。本文主要針對網絡安全技術進行分析,并且將網絡安全技術在計算機維護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網絡安全技術 計算機維護 應用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問題正在困擾著許多人。雖然現階段已出現了許多網絡安全軟件,但是計算機收到的攻擊總是“絡繹不絕”。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問題是需要進行重點解決的,很多處于安全狀態的計算機網絡,在維護過程中也會出現許多漏洞。因此,需要在計算機維護中科學的應用網絡安全技術,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所謂的網絡安全技術是指將有效的數據保護好,讓系統可以得到良好的運轉,能夠使其他數據不會被他人更改與發現,實際上,網絡安全是指網絡上一些信息的安全,而網絡安全技術則是指利用相關技術進行網絡信息的保護,避免其感染病毒或者是遭受黑客的攻擊。
網絡傳輸是指利用相關通信線路,將計算機與外部設備進行科學的連接,合理利用網絡中的操作系統進行連接,能夠使資源信息得到有效的傳遞,在此基礎上,將信息進行分享。
在計算機維護中,需要科學的應用網絡安全技術,具體包括,入侵過程中檢查模式;入侵過程中檢查體系結構;數據加密與訪問控制技術;防病毒技術等。可以將網絡模式調制成相對復雜的模式,有助于對所有網段數據進行合理監控,對數據庫中所含有的特征進行對比,可以將攻擊數據仔細的辨別出來。
2.1 入侵過程中檢查模式
在任何一個網段部署過程中,都會有幾個不相同的入侵檢查代理,根據網絡結構的不同,入侵代理所連接的形式也不同,網段連接形式較為復雜,是一種由總線式集線器進行連接的,將代理與集線器的一個連接口正確連接在一起,其中交換的形式是由太網的交換機進行交換。但是,從交換機的本質來看,由于交換機自身沒有共享媒介功能,所以采用的是較為單一的代理形式,對于整個網絡進行監督與試聽,無法達到理想的監督與試聽效果,只能利用交換機最基礎的芯片功能調動兩端口,將入侵檢查兩端口與系統連接在一起。因此,此項安全技術依然存在著局限性,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優化,以實現對計算機的科學維護。
2.2 入侵過程中檢查體系結構
網絡入侵檢查結構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管理者,第二部分是智能實體,第三部分是控制臺。智能實體所發揮出的作用主要是對網段中一些數據進行監督,準確找出具有攻擊性的重要信息,并將相關數據傳送到管理資源庫中,控制臺的作用是收集一些與代理處相關的信息,主要顯示一些能夠被攻擊的信息,并可以準備的找出被攻擊的信息,并且將相關的數據傳送到管理資源庫中。管理者所發揮出的作用主要是提示一些攻擊警告的真實信息,控制臺及時發布指示命令,這一任務也是由管理者承擔與執行,將代理所發出的攻擊警告傳送到相關控制臺上。
2.3 數據加密與訪問控制技術
數據加密與訪問控制技術包括授權方式、入網訪問控制等多方面技術,其對客體與主體之間的訪問過程進行合理規則約束,而對于一些動態信息,數據加密技術可以通過密鑰進行控制,并對一些數據進行妥善處理與變換,避免一些非法授權的人利用軟件對用戶數據進行改編與訪問,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數據的安全使用,對數據進行加密,利用較少的成本就可以對計算機網絡數據進行有效的保護。
2.4 防病毒技術
在計算機網絡中,病毒是一種嚴重的安全隱患。在實際的工作中,可以安裝一些正規防止病毒的軟件,創建病毒預防數據庫,對于網絡下載而言,需要對所下載的文件進行病毒查殺與掃描,主要針對一些來歷不明的文件,需要在查殺病毒之后經過確認再將其軟件打開。而一些木馬病毒主要是通過一些不健康的網站與盜版軟件進行傳播,為此,計算機相關用戶應減少訪問與瀏覽這一些軟件,更不要隨意的下載網絡盜版軟件。此外,借助操作系統對計算機攻擊所產生的病毒,需要在第一時間重做操作系統,并將操作系統進行更新,保證操作系統處于安全狀態,此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安裝計算機軟件時,需要到正規網站購買。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操作系統漏洞問題,確保計算機的安全。
創新多樣化方法,在提升計算機網絡安全方面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用戶也應積累保護計算機的一些經驗,確保計算機網絡在運行中的安全,充分地發揮計算機網絡在社會生活與經濟建設中重要作用。
[1]袁罡,劉毅.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應用思考[J].電腦迷,2017,(02):50
[2]林美娥.探討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應用效果[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6):89-91
[3]菅萌.網絡安全技術在計算機維護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2):206-207
[4]胡俊.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4,(15):67
韓琦(1982—),男,漢族,山東省濟南市,本科,助教,單位: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