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荷 西南大學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
——試論“融合新聞”及其挑戰
孔令荷 西南大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當下人們的娛樂活動也越來越廣泛,在多媒體新聞產業的發展運行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和增強媒體信息傳播效率,也引進了更多新型科技,在媒介融合的趨勢帶動下也引發了新聞傳播變革的新潮。本文就有關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即“融合新聞”的發展現狀以及其挑戰進行探究。
媒介融合前景 新聞傳播變革 融合新聞 新聞傳播主體轉變
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推廣,當下媒體傳播形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傳媒形態的不斷推成出新以及對傳統媒介的不斷改造和強化加上科學技術的逐漸提升,在深化新聞媒介渠道多樣化中起到了重要推進作用。融合新聞在這種潮流趨勢下也將成為勢必展開的主要內容,然而這項重大的突破也會被很多方面因素所限制,不過大體的發展態勢也是難以阻擋的,下面就結合實際融合新聞發展現狀進行詳細說明。
1.1 傳統媒介在新聞傳播中對新媒體的借助和運用已成為習慣
從早期媒介的使用情況來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和加強,傳統媒介就已呈現出樣式多元化、技術更新化的趨勢,且在實際的新聞傳播活動中對新媒體技術的借助和運用也已較為普遍。比如說利用計算機來輔助閱讀新聞材料,利用智能手機短信獲取相關信息等,為了跟上當下時代信息快速傳播和普及的腳步,在傳統媒介融合新媒體的影響下其速度進程也越來越快。除此之外,傳統媒介若想在當下不斷改革創新的新時代下有所進步,進行技術的改造和增強也十分關鍵和重要。
1.2 傳統媒介通過數字化技術以及網絡傳播途徑衍生出新媒體
此外,新媒體之所以能夠產生多半原因還是由于借助了傳統媒介與新技術的兩者相融合,且在這一環境影響下得以進一步衍生出更多信息傳播方式。傳統媒介在基礎的運營方式以及傳播方法的作用之上加以進一步結合數字化技術與網絡高效信息傳播。在融合了傳播速度快、傳播途徑便捷、傳播內容廣泛的技術之上,得以衍生出新型媒體,比如說直接在互聯網上進行新聞發布,進而省略了先制作傳統媒體,然后將該媒體所顯示內容進而在互聯網上加以推廣和傳播,避免了這兩者來回的成本浪費,進而也節約了人力物力,保證了媒體傳播質量和效率。
融合新聞最早是在美國提出,主要是對傳統傳播方式的一種整合和重構,其融合包括有媒介方式的重新組合,也包括有新舊媒體的統一運用。這種融合新聞的產生,極大的提升了相關信息的傳播速率,也進而提高了媒體信息內容的普及面,從其運用和發展結構來看,將會成為未來新媒體的主打技術,也將貫穿整個新聞市場行業的綜合應用。然而結合融合新聞在我國展開的實際情況,仍然面臨有很多挑戰,下面就存在的幾項主要障礙進行詳細說明。
2.1 融合新聞在我國仍然面臨著行業壁壘和規章障礙
首先,由于融合新聞跨領域多,跨界大,在我國的整體新聞運營中,仍會存在有很多行業上的跨區問題,以及包含有各項規章制度障礙問題。比如說網絡電視涉及到了網絡電信內容也涉及到了廣電內容,在網絡電視播出中要同時受到廣電局管理還要受到網絡電信運行平臺管理,而當電信運營商進入到廣電管理內容中,或是廣電與電信這兩者結合起來,則很容易產生企業之間的矛盾糾紛問題,進而會直接影響到網絡電視平臺播放。同時也將對該類型的融合新聞產生很大負面影響。
2.2 我國傳媒集團跨行業、跨地區的發展面臨行政區劃分、行業分割等問題
此外,我國在發展融合新聞時,要整合進多種不同類型的新聞傳播媒介,在各種傳播方式的統一運用中,會攪亂整個傳媒集團的秩序,比如說傳播媒體中報紙媒介傳播與網絡媒體新聞平臺信息傳播,在整合這兩者的融合媒介時就包含進了不同的傳媒集團。這使得不同集團之間的跨行業和跨地區的發展變得比較困難,尤其是在某些傳媒集團還面臨有行政區劃分、行業分割等問題的情況下。因此為了解決和避免在融合新聞進一步推廣和發展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需要建立良好的媒介管理體制,并規范媒介融合秩序,普及融合新聞新型媒體下的媒體傳播方式。
若融合新聞在克服了我國社會新聞傳播過程中所面臨的各項挑戰后,并在排除了各項障礙獲得了全新的廣泛運用并取得一定成效,那么對應帶給新聞傳播方式中出現的變化也會有很多方面。在今后我們可就針對融合新聞在實際發展和操作中可能會帶來的效果表現,以及在促使新聞傳播發生的變化中,主要包括有對新聞信源結構以及傳播媒體主體等,另外還有新聞媒介工作流程等引起的改變內容里,下面就針對這些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3.1 新聞信源結構和新聞傳播媒體主體發生變化
首先,融合新聞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帶來的變化有第一會使得新聞信源結構和新聞傳播媒體主體發生改變。在融入了新媒體下的融合新聞在傳播媒體主體確定中將主要以新媒體為主,或者是計算機網絡媒體。且在信源結構設定中,也將由傳統的職業新聞工作者參與新聞設計和內容確定轉變為普通群眾也可加入進來的新聞內容提供,互聯網平臺的推廣使得每家每戶對新聞的認知更加全面,也拉進了百姓與世界的距離,通過實時共享和平臺上的信息交流,可實現百姓制作新聞,參與新聞傳播。進而得以強化新聞內容的推廣力度。另外,還包括有新聞載體性能和新聞傳播方式的變化,載體也開始由傳統的信息傳播平臺變成了還能夠允許受眾參加討論,提供咨詢的新聞互動交流圈,這也使得新聞傳播更容易被人接受,也更讓人深刻。
3.2 新聞媒介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發生變化
此外,在融合新聞促使新聞傳播發生的變化中,還包括有新聞媒介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發生的變化。加入了新科技技術的新聞媒體傳播相比于傳統的媒介組織設計要更加繁雜的多,且相關的傳播技術也要更發達一些。在媒介組織結構中不僅涵蓋了最基本的傳統媒介信息也包括了當下流行的網絡媒介,其次,還有比如說電臺、雜志、網站各項公眾交流平臺等,例如說有博客、BBS等較為集中的新聞發布中心。由此,在工作流程里也會得到一定的改善和簡化,比如說以往傳統媒介在傳播新聞中先要撰稿然后排版,接著印刷再而出版等,在這一過程中環節眾多,極大的損耗了人力物力。而融合新聞的出版方式將更簡易的多,只需要寫出內容然后平臺發表即可,進而也得以保障了新聞的及時性。
綜上所述,在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當下所提出來的新型媒體新聞傳播方式——“融合新聞”,從實際運營情況來看,已初步取得良好成效,且融合新聞通過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兩者的優勢結合給實際多媒體傳播帶來了更多便捷之處,今后,我們還將繼續深入對有關融合新聞的方式方法進行探究和討論,進而得以提出更加科學有效的傳播方式,用以推進我國新聞傳播行業的進步和發展。
[1]蔣冬青.新媒體對政府輿論監督的影響與引導策略[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
[2]劉躍,惠美寧.雙邊市場理論下IPTV平臺的發展策略[A].融合與創新——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管理委員會第29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
[3]劉繼忠.試析山東新聞傳播教育歷史與現狀[A].新聞傳媒與社會發展論壇·2007——中國新聞業發展現狀與趨勢論文集[C].2007
[4]包鵬程,汪伶俐.媒介融合對影視生產和傳播的影響[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