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 重慶市渝中區黨政信息中心
“互聯網+”時代電子政務系統發展探討
甘霖 重慶市渝中區黨政信息中心
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在“互聯網+”時代下,電子政務系統發展的方向和思考,為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做出貢獻。
互聯網+ 電子政務 系統發展
電子政務系統的發展可以分為為四個階段:初始起步階段、初步融合階段、深度融合協同階段和智能化發展階段。目前我國電子政務系統正處于協同發展時期,目前來說雖然已經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效,我國電子政務系統正在往智能化發展階段大步越近的同時,也同樣面臨著諸多現實困境。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中,最為關節的問題在于,輕視用戶的服務需求,我國電子政務數據系統顯示投資比例面向公眾服務的功能比重不到3%,比例嚴重失調。而大量偏向于硬件系統建設。這種重“電子”輕“政務”、的建設模式直接導致政府對民眾需求的選擇性忽視。又加上信息單一化效應明顯,我國電子政務分散性建設的思路嚴重缺乏統籌和協調,這樣不光導致了電子政務系統的相似化,而且還將導致了建設重復、浪費資源等局面。我國電子政務系統并未能實現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高效率一體化服務供給,從而導致了一體化服務質量不高。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擁有7萬多家政府系統內部的網站,但是又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這些相對較傳統的電子政務網站已經很難去滿足移動互聯網用戶的訪問需求,更是嚴重缺乏3G、4G版的門戶網站,然而我們移動互聯網的核心又恰好是移動客戶端,但是我國絕大部分地方政府目前仍然并未推出有相關的政務。
2.1 “互聯網+”時代電子政務系統的需求認證
電子政務系統又是向政務機關內部及社會公眾的信息服務處理系統。所突出的就是利用高現代信息技術對政府進行信息化改造的水平。可以更好的將管理和服務的具體業務通過網絡技術進行集成,實現了結合互聯網對工作流程和組織結構的重新搭配。電子政務系統不光能夠為用戶提供服務,還能夠預計民眾的訪問偏好,政府系統需要做需求認定。然而匿名性和互動性更是為網民用戶們發表意見和看法提供了絕佳平臺。政府部門能夠通過微博的轉發、微信的公眾號當中的評論、點贊、分享和私信群發等功能完成信息咨詢、意見征集和需求認定,等方式實現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互動交流。
2.2 “互聯網+”時代電子政務系統的政務服務
信息是“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發展資源,政務公開是公眾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渠道,其中包括數據開放和陽光政務兩個方面。而數據開放,則具有兩個發展模式,第一種模式是通過建立專門的政務數據面向社會和民眾提供數據服務,第二種模式是將政務數據作為一個安插進電子政務網站之中。而陽光政務則是指“互聯網+”時代的陽光政務,核心目的就是將行政權力進行公開更融洽的接受用戶們的監督。這一切的核心價值就是政務服務,政務服務又是指在“互聯網+”的基礎上提供了便捷的便民服務和高效的行政審批服務,徹底實現一站式政務服務。
2.3 “互聯網+”時代電子政務系統的發展研究
互聯網+時代電子政務系統內還需要管理人員明確分工,加強領導監督,做好政府網站的信息保障工作,這對于政府部門對外宣傳、招商引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電子政務系統還需要操作人員必須要具有專業技術知識,而且還要定期進行相關針對性的培訓。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時代電子政務的使用和維護都是需要經濟做鋪墊,所以要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所下達的相關文件精神,認真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同步采用環境模擬法進行學習培訓,不光能夠為用戶提供服務,還能夠預計民眾的訪問偏好,政府系統需要做需求認定。全面采用模擬環境進行培訓學習,可以開創為電子政務成熟階段的模式,但是目前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和實施基本處于電子政務發展的初級階段,由于初步的信息建設尚未完成,所以很多基本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和實施暫時還無法做到相對成熟的水平。因此人們無法看到電子政務成熟階段的形態,模擬環境法可以讓廣大用戶對電子政務有一個完整的、形象的認識。還可以發現我國互聯網政務體系有哪些紕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然而采用環境模擬法,不光可以開發電子政務成熟階段的模式,在這個環境模擬法的建立中還可以使最成熟的電子政務技術、最完善的電子政務方法、最成熟的電子政務理念更緊密結合到一起,讓我們更好地去理解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產生的影響力。
“互聯網+”盡管積累了不錯的實踐經驗和科學技術,但這種新型的電子政務發展模式目前并不能完全成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背景下,中央網信辦應大力鼓勵地方政府以政務云技術為基礎,結合國家最新的“互聯網+”指示精神,充分借助互聯網的發展規律,深入推進“互聯網+”的全面建設。以政務云技術為基礎,建立政務服務信息網。打破數據的框架,推動數據的公開,建立一站式政務服務信息網。來更好的滿足用戶的多元化服務需求。
[1]“互聯網+政務”開啟電子政務發展新模式[J].信息系統工程,2015,(11):6-7
[2]周民,呂品.“互聯網+”政務外網——新時期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發展思路[J].電子政務,2015,(0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