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怡 河海大學商學院財務管理系
淺析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業務
黃鑫怡 河海大學商學院財務管理系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作為一種新興的網上支付方式,發展迅猛,創新不斷,但是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企業的發展和監管同時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通過分析其存在的相應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互聯網金融 第三方支付 金融監管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因素對金融的滲透也在不斷的深入,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業務的發展則集中體現了互聯網對金融支付的影響。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伴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而產生,近年來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支付寶、財付通等主要第三方支付企業每年都以高速度擴張規模。伴隨著其高速發展的同時,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也存在著自身的問題亟待解決。
1.1 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安全有待提高
互聯網支付是在無紙環境下進行,在開放的互聯網中,交易雙方的身份不透明,使得互聯網支付的風險增加。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漸普及,在網絡傳輸過程中使用軟件加密的方式下,計算機需要接收所有發給該端口的數據,然后在計算機內進行分析,這樣就給入侵者提供了進入系統的機會。此外,互聯網支付的用戶使用者通常都是以在線注冊、登錄方式開立和使用賬戶,此過程可能產生隱私信息、操作指令等被截取、泄漏的風險,進而帶來損失。
1.2 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
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是交易雙方實現各自交易目的的重要一步,也是電子商務得以發展的基礎條件。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還不夠規范,沒有標準可遵循,缺乏電子商務的支撐體系,缺乏完善的法律框架體系保障,需要加強統籌規劃與協調配合。
1.3 用戶信息安全存在風險
互聯網支付機構的數據信息安全管理范圍包括用戶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電子郵件或通信地址以及交易記錄等隱私,這些信息如果未經用戶許可就被披露,可能導致用戶受到騷擾甚至帶來直接損失。此類型的風險往往涉及金額并不大,但其影響惡劣,相比網絡支付服務機構對用戶資金管理的重視程度,很多網絡支付機構對保護用戶信息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而且隨著網絡支付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互聯網支付機構存量數據信息安全管理的風險正在不斷加大。
2.1 加大政策監管力度,提高技術防范水平
第三方網絡支付安全問題是很重要且極其復雜的問題,需要在技術、法律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解決。依托先進科技手段建立動態風險監測和預警系統,構建起全面的業務數據統計分析體系,及時向非金融支付機構發布風險預警信息,進行窗口指導。盡快推出商務平臺交易業務記錄、保存、報告、上載細則,完善商務平臺信息披露機制,將必要的信息納入征信體系,促進和規范第三方支付業務的誠信交易。
2.2 建立健全政策法規,促進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良性發展
我國在網上支付領域的立法還有很大的空白地帶,應該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對其身份、業務范圍以及網絡上虛擬財產等給予明確的解釋。增加用戶透明度,加大實名制推行力度,使網絡支付行為與個人信用關聯,加強監管。從技術及安全監管角度建立網絡規劃與建設、管理與經營、用戶數據保護、電子資金劃轉的認證、電子簽名和電子文件的效力、電子身份認證等相關法律。建立健全業務開展管理辦法,推動電子商務的保障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2.3 加強對互聯網支付業務風險的監測
在互聯網支付模式下,互聯網支付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救濟手段明顯較弱,在商業性和盈利動機驅動下,更容易在支付履約過程中產生道德風險。作為監管部門,應從宏觀層面協調好銀行與互聯網支付機構的利益關系,從源頭上把控互聯網支付的系統性風險。
本文主要通過列舉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在開放的互聯網中,交易雙方的身份不透明,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安全難以保證。電子商務的發展還不夠規范,缺乏完善的法律框架體系保障,法律法規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針對上述問題,應該加大政策監管力度,提高技術防范水平。通過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切實用規定促進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良性發展。也要加強對互聯網支付業務風險的監測,從源頭上把控互聯網支付的系統性風險促進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業務的穩定發展。
[1]陳旭光.第三方支付模式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易觀國際.2012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格局穩定業務多元化趨勢明顯[EB/OL].[2013-02-08].http://data.eguan.cn/ dianzishangwu_154625.html
[3]張寬海.第三方支付的分析研究.[J].中國信用卡
[4]高秋美.網絡第三方支付監管制度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法學院,2009
[5]劉士余.秉承包容與創新理念,正確處理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的關系[J].清華金融評論,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