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理財產品種類日趨多樣化,理財產品面臨的風險也多樣化。網上理財背后的實質就是“影子銀行”,在運行中脫媒,直接與投資者交易,由此帶來一系列問題,使得網上理財產品的風險也不斷暴露。以京東網上理財為例,通過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判分析其存在的風險。
關鍵詞:網上理財風險;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
一、引言
網上理財平臺使投資者足不出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但多數投資者只是看到了網上理財平臺描述理財產品的收益,而忽略產品背后的風險問題,盲目投資,致使投資者損失資金。本文將通過層次分析和模糊綜合評判,找出京東網上理財產品存在的風險,幫助投資者理性投資理財產品。
二、網上理財產品特點
與傳統理財相比較,其存在的優勢有:(1)低成本與低門檻。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有起存數額,一般為五萬元,而網上理財起存額很少;(2)方便快捷使顧客足不出戶就能實現資金的投資。傳統理財需要人們在銀行營業時間去銀行柜臺進行理財,而網上理財只要有臺電腦就能實現,更加方便快捷;(3)網上理財產品多樣化且靈活存取。網上理財產品多樣化,能滿足不同需求的客戶群,部分理財產品是活期的,使理財更加靈活;(4)用戶群優勢。電商憑借自身優勢,擁有大量的用戶群,利用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人們參與其中。
三、京東網上理財平臺風險分析
(一)網上理財產品存在的風險
網上理財產品常見的風險有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及操作風險。各個風險下又可分出不同形式的風險,具體如下。
(二)基于層次分析和模糊綜合評判的風險分析
1.確定風險評價主要指標及其二級指標
主要指標為常規金融風險U1(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市場風險),操作風險U2(包括網絡系統安全風險、內部控制風險及客戶信息保護風險)和政策風險U3(包括法律滯后風險及非法集資風險)
2.評語級的建立
評價集為:V={V1,V2,V3,V4,V5}={高風險,較高風險,中風險,較低風險,低風險}
3.理財產品風險評估指標權重的確定
本文采用1-9標注法,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及深入分析并綜合考慮 30多位專業人士的意見后,構建了該判斷矩陣。
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
根據上表可得,一級指標的判斷矩陣A為:
4.一致性檢驗
一致性指標CI=(λmax-n)/(n-1),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對于矩陣A可計算出最大特征根λmax≈3.4133,CI=0.2067;對于矩陣A1可計算出最大特征根λmax≈3.1828,CI=0.0914;對于矩陣A2可計算出最大特征根λmax≈3.2948 CI=0.1474;對于矩陣A3可計算出最大特征根λmax≈2.0000,CI=0。
根據相應的計算公式,得A的權重W=(0.6437,0.2423,0.1140)。A1的各因素權重W1=(0.7147,0.2185,0.0668);A2的各因素權重W2=(0.6506,0.2225,0.1269);A3的各因素權重W3=(0.7500,0.2500)。
5.模糊綜合評價分析
通過邀請30名相關領域專家進行打分,可以得出二級指標的主因素模糊矩陣:
B1=W1○R1=(0.7147,0.2185,0.0668)
=(0.4892,0.2937,0.1352,0.0766,0.0047)
同理,B2=(0.3019,0.3067,0.2697,0.1022,0.0195)
B3=(0.2550,0.2700,0.2600,0.2050,0.0075)
最后,進行一級綜合評估:
進行歸一化處理后即為京東網上理財產品的模糊綜合風險評估。
B%=(0.4174,0.2943,0.1822,0.0975,0.0086)
根據最大隸屬關系原則,權重的最大值對應的即為京東網上理財產品風險所處的風險等級。通過以上數據和相關計算可知,權重最大數值為0.4174,其對應的風險等級為“高”,說明京東網上理財的泰達宏利逆向策略混合產品總體風險等級為“高”。根據各級指標權重比例可知,京東網上理財基金類產品所面臨的主要風險順序是常規風險,其次是操作風險、政策風險。
四、對網上理財產品風險防范的建議
(一)進一步健全與完善電商互聯網金融業務相關法律法規
越來越多的電商為開拓市場,紛紛進軍網上金融業務,對此,為保護消費者的資金安全與合法利益,國家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這些電商企業做出相應的規范,打擊不法電商利用此漏洞進行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加強對在線信用支付產品的信息主體權益和隱私保護,扶持合法電商企業進一步完善。
(二)強制網上理財平臺對相關產品作出有利于顧客的相關披露
網上平臺基本是對相關產品收益的介紹,對于每款產品背后的基金企業和產品相關類型及存在的風險卻沒有相關的披露,導致信息不對稱,使得顧客對相關理財產品了解不全面,而進行投資,最后可能引發不可預料的損失。對此,網上理財平臺應對每款產品存在的收益與風險作出明確的披露。
(三)嚴格審核理財產品是否滿足監管流通的相關要求
網上理財產品背后蘊含的背景不被顧客所知曉,有些是保險,有些是電商自己的項目,來給理財產品穿上華麗的外裝,使其展現的是無盡的優點,針對網上的理財產品監管部門要嚴格審查其是否滿足流通的條件,來打擊不法分子謀取私利。保護顧客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張月飛,謝海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風險評估研究---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模型[D].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2]何澤婷.基于電商平臺的互聯網理財產品風險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3]李紅艷.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互聯網金融風險評估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4]葉文輝,馬春芬.電商平臺個人信用支付產品存在的風險及應對建議[J].農村金融研究.2015,41-44.
作者簡介:張新(1992—),女,天津人,天津科技大學2015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