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論斷迄今已快三年。這三年的經濟發展進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的進程。本刊特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常態”的論述作部分摘錄,供廣大黨員干部學習思考。
【四個新機遇】
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第一,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
第二,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
第三,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
第四,新常態下,中國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2014年11月9日
《謀求持久發展 共筑亞太夢想》
【依靠創新】
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2015年3月5日
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與世界關系】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將繼續給包括亞洲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多市場、增長、投資、合作機遇。
2015年3月28日
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新理念是指揮棒】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要堅決貫徹。
2016年1月4日至6日
在重慶調研時強調
【重要戰略機遇期】
新常態下,盡管我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十三五”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我們要把握這些大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推動我國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2016年1月18日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民營企業怎么做】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新常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關鍵看怎樣認識和把握,認識到位、把握得好、工作得力,就能把挑戰變成機遇。民營企業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創造精神,正確認識、積極適應新常態,爭取新常態下的新作為、新提升、新發展。
2016年3月4日
《毫不動搖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
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互聯網】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2016年4月19日
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必經過程】
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拓更好發展前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是中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要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依靠改革。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
2016年9月3日
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