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溫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下設支部6個,共有黨員123名。近年來,以“建設模范部門、打造過硬隊伍、推動工作創新、服務中心大局”為目標,制定“333”黨建戰略思路,以黨建引領民生保障提質增效,黨組織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2016年,溫江區人社局黨委榮獲“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三種模式”創新形式
黨組織更具生機活力
推行“黨建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以黨建創新驅動黨的建設落地生根,不斷孕育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創新開放式學習。搭建“黨員學習空中長廊”,鏈接官方微博、黨員干部遠程教育、黨建QQ群、黨建微信四大信息平臺,持續推送黨內關懷短信、組織生活動態、理論教育等資料100余批次,人均受教育超過300學時/年,實現全覆蓋、時刻受教育。
創新參與式黨建。為黨員服務社區、服務群眾搭臺。落實“三聯系”“雙報到”,結合壽安鎮岷江村、喻廟社區基礎建設落后、村民收入來源單一等實際,制定了居家靈活就業、援建道路設施、結對幫扶等一攬子幫扶方案,給予50余萬元資金幫扶,幫助創建縫紉機、編藝刺繡等實訓基地,培訓縫紉、蜀繡、勾編等技能202人,幫助92名勞動者實現靈活就業,平均月收入900元左右。參加縫紉、刺繡等居家靈活就業項目,既照顧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也認識了工友,一舉三得,老百姓紛紛點贊。人社局黨委結合四本“民生臺賬”,與金馬、壽安等鎮街組團開展“政策宣講”“關愛農民工”“七一黨員義工日”等貼近基層需求的“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活動100余場次,機關黨員全部在社區報到,參加黨員志愿服務不少于60小時/年。
創新項目化實施。推行“書記抓黨建,黨建項目化”。面對勞資糾紛急劇增加,黨員石叢華政策熟、有技巧、熱心腸,人社局黨委制定了“石老師工作法”黨建項目,建立“石老師工作室”工作制度,開展政策宣講,耐心調解上千起案件,處早處小,避免了事態激化,減小了勞動者損失。“石老師工作室”獲評溫江區“十佳”機關黨建品牌,石叢華獲評成都市人社系統服務明星。人社局黨委審批確定“就業促精準扶貧”“社會保險綜合窗口服務”等19個黨建項目,涉及組織生活、隊伍建設、便民惠民各個方面,并出臺《黨建項目管理考評辦法》,實施清單管理、過程督導、標準考核,確保黨的建設落到實處。
“三種維度”豐富內容
黨組織更具戰斗力凝聚力
從增強黨建營養度、貢獻度、成就度“三種維度”,促進黨員素質新提高、黨建基礎新鞏固、民生服務新成效、黨群認可新增強。
增強組織建設“營養度”。實施黨員隊伍建設“一曬二助三提升”工程,政治生活“四嚴一強”管理,增強黨建責任和綜合素能。舉辦“書香人社·閱讀閱美”黨建主題讀書薈,圍繞黨性教育、依法治國、公共服務等內容,開展以“兩學一做”、依法治國常識解讀、“互聯網+”等為主題的領導干部講黨課、征文演講、廉政教育基地參觀活動70余場次;人社局黨委班子帶頭黨建述職、建表建卡,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組織生活,高質量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
提高組織建設“貢獻度”。瞄準群眾反應突出的就業難、繳費麻煩等問題,推行社保窗口綜合柜員制,建立共產黨員先鋒模范崗,只需進一扇門、問一個人、“一窗式”辦結,打通社保服務“快車道”;對民生就業8本臺賬實施動態管理,精準匹配就業、創業和企業需求,提升就業創業成功率。針對創業大學生村官彭潔發展紫色農業缺乏展銷平臺,幫助其在幸福村建設兩畝紫色土豆種植示范田,在國色天鄉游樂園搭建銷售展示平臺,成功創業。創業大學生村官彭潔2015年入選“成都人才計劃”創新創業人才,榮獲“成都市特聘專家”稱號,獲李克強總理點贊。人社局黨委以民生服務的精度切實提升了群眾滿意度、獲得感、感受度。
提升組織建設“成就度”。找準黨建與民生保障結合點,以黨建引領民生保障實效,以工作實效豐富黨建內涵和外延。發揮黨員干部“苦干、快干、實干、巧干”熱情,聯合智聯招聘、央視新聞中心、四川農業大學舉辦大學生“就業有位來”公益招聘,打造6個技能人才實訓基地、2個技能大師工作室,促進創新創業;維護勞動者權益,追繳民工工資;實現區域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參保全覆蓋,健全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
“三項制度”健全機制
組織建設更加常態長效
推進黨建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以制度化運作助推黨建機制由務虛向務實轉化。
建立“黨建清單”制度。梳理黨建目標,制定涵蓋黨員日常管理、領導干部講黨課等53項任務的黨建任務清單,確定責任主體、工作標準、完成時限,每月對照清單督查驗收,發放黨建工作提示單,不遺不漏、不折不扣全面完成黨建任務。
建立“民生臺賬”制度。支部書記牽頭,深入“三聯系”鎮街、社區、企業和扶貧對象家中,建立“社情民意、就業需求、政策咨詢、問題困難”四本臺賬,針對性開展精準扶貧、居家靈活就業等黨員志愿服務,切實做到解民憂、惠民生、聚民心。
建立星級評議制度。制定《黨員管理辦法》,從黨組織生活會、黨建項目、黨員志愿服務等重點工作參與度、貢獻度等進行考核定星,考核結果作為推薦省市區先進的依據,在創先爭優中激發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