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熱處理作為提升工件韌性和耐磨性的主要工藝,但實際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硬度低工件。例 65Mn主齒調整墊片硬度要求 HRC35-45,實際生產工件低于 HRC35,無法滿足客戶要求。本文重點對 65Mn主齒調整墊片調質后硬度偏低的原因分析研究 ,發現回火溫度對墊片硬度影響較大,通過改善回火溫度控制參數
來提高墊片硬度。關鍵詞:主齒調整墊片;淬火;回火;溫度;時間;硬度
1 引言
汽車后主減速器作為改變動力傳輸方向及為各個檔位提供共同的傳動比的部件,其裝配質量是保證汽車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裝配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控制主錐總成中圓錐滾子軸承的預緊力,這個預緊力的大小是通過調整墊片的厚度來實現的。
若預緊力過大(過緊),則會使主從動錐齒輪傳動阻力增加,傳動效率降低,加速軸承磨損;若預緊力過小(過松),則會使軸的支承剛度下降且會破壞主從動錐齒輪的正常嚙合。
而調整墊片作為后主減速器總成智能扭矩調節的關鍵零部件,硬度偏低直接影響零件的耐磨性,進而導致后主減速器總成智能扭矩衰減,降低整車性能。本文通過分析影響墊片最終硬度的淬火、回火工藝,探究熱處理的最佳工藝參數,希望能對實際生產中產品的質量提升提供一點幫助。
2 主齒調整墊片熱處理工藝及洛氏硬度檢測方法
2.1 熱處理工藝
2.3 分析影響工件回火溫度 --時間—硬度關系
鋼的回火是一個由淬火馬氏體+殘余奧氏體組織向鐵素體+碳化物轉變的擴散相變過程。碳化物的析出和長大必然與回火時間、溫度相關,而回火組織直接決定了鋼的硬度。實際生產中熱處理設備是固定的,需要根據批量生產需求來考慮生產時間安排。批量生產時往往是多個產品連續生產,要求工藝參數相近,以保證最大的生產效率。
現考慮在回火時間一定的情況下,回火溫度與硬度的關系,從而通過實驗找出最佳溫度控制參數。
通過查閱金屬學及熱處理[1]可知,65Mn鋼在460—500℃溫度區間回火時,材料對回火溫度和保溫時間比較敏感,回火溫度偏高或保溫時間過長時可導致工件硬度大幅度降低,圖2為65Mn回火硬度曲線。
實驗結論:在現定的時間條件下,在400-540℃范圍內,工件硬度隨回火溫度升高硬度逐漸降低,在480℃時達到標準要求HRC35-45中值最佳狀態。
斷,使轉向軸與軸套沿軸向方向發生位移,從而達到吸收能量的目的。
(2)傳動軸與傳動軸套連接方式與轉向軸與轉向軸套連接方式相同。
(3)內、外套管的連接是通過鉚壓外套管,使外套管、內套管過盈配合。當臨界載荷加到外套管時,使內套管沿外套管軸向移動,摩擦力吸收能量。
(4)注塑塞座裝在管柱支架上,在塞座上有4個孔,與管柱支架上4個孔對應,塞座和管柱支架裝配后,在四個孔中注入尼龍66連接而成。轉向管柱通過塞座的螺栓與車身相連。在碰撞過程中當塞座受到的剪切力大于一定值時,尼龍銷被剪斷塞座能夠從轉向管柱支架脫離,從而實現吸收能量的作用。
4 結語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經步入千家萬戶,因此汽車的安全性能十分重要,考慮到汽車的安全、可靠、經濟性,以上三種式轉向管柱為發展趨勢,占領市場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