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7月7日,記者從山西省科技廳獲悉,山西省煤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設施蔬菜高效固碳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進展研討會傳出好消息,截至目前,該項目發明CO2捕集與設施內高效釋放技術裝置1套、高效固碳設施結構及配套環境調控技術各1套;研發設施內CO2智能管理系統及智能釋放技術設備各1套;研發工業源廢氣CO2提純技術,并在純化劑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篩選設施蔬菜高效固碳種類5種、品種15個……
據山西農業大學副校長邢國明介紹,該項目將針對山西高碳產業低碳化發展面臨CO2減排的巨大壓力,以CO2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為核心,發揮設施蔬菜在農業產業中高效固碳的特點和可控優勢,充分挖掘設施蔬菜產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綜合效益。設施蔬菜高效固碳研究成果示范規模達到600畝,推廣應用面積達到180萬畝,從而加速實現富碳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
“設施蔬菜高效固碳技術同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生產不同,富碳農業是在農業溫室、大棚等農業科技的基礎上通過人工控制CO2濃度和其他因子耦合發展起來的新的生產方式。”近年來,經過實驗,增施CO2用于設施番茄種植,在塑料大棚中每畝年增產3500公斤,日光溫室中每畝年增產7500公斤,智能溫室中每畝年增產10000公斤,綜合計算每畝平均增產25%。據邢國明測算,全省的整個設施蔬菜產業每年增施CO2 226.11萬噸,將帶動每年約33.92億元的CO2產業,帶動每年約31.78億元CO2釋放裝備、貯藏、運輸產業,年均可促進農民增收193.85億元。一減一增之間都是低碳發展的大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