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11時16分,山西省首趟一站式通關集裝箱出口班列——47618次列車滿載運往印度、希臘等國的出口物資從中鼎物流園開出,這標志著山西省首個鐵路口岸作業區試運營。
為了更好地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山西省“十三五”口岸發展規劃,加大山西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貿區國家、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太原鐵路局在山西省委、省政府,中國鐵路總公司和海關總署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進鐵路口岸建設,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在中鼎物流園建成了鐵路口岸作業區。
鐵路口岸作業區所在的中鼎物流園位于太原與晉中交界處、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的核心區域,分為海關監管區和檢驗檢疫區兩大功能區。海關監管區設有智能海關卡口、放射性檢查大門、海關國檢聯合查驗庫和監管集裝箱堆場,可實時采集和監控進出區貨物車輛的物流信息,可以一次完成貨物的質量檢驗、衛生檢疫、海關檢驗工作。檢驗檢疫區圍網內面積1萬平方米,設有熏蒸庫,可對進出口貨物和集裝箱進行熏蒸和熱處理,防止境外病蟲害入境造成的生物災害。
鐵路口岸作業區的試運營為實施屬地報關、轉關、清關等程序,實現“一站式”服務和一體化通關提供了平臺。中鼎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因為海關前移到中鼎物流園,出境手續可以集約辦理,所以首趟出口班列全部采用了海運集裝箱,到天津港后不用再進行倒裝,實現了“一箱到底”。
據了解,中鼎物流園主要依托了全國口岸“一張網”以及物流云平臺“一體化”的優勢,不僅能快速融合不同的運輸方式,還實現了“一票到底”,達到了降本增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