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閆劍利 5月30日是我國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26日,“2017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山西活動啟動儀式”在太原舉行。三晉學者、山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山西農大教授呂麗華代表科技工作者在會上發言。
在我國首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呂麗華向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并就自己多年在科研工作中的思考和感悟與眾多科技工作者進行了分享。她說,接地氣是創新科研的抓手,創新科研要面向社會、服務社會、引領社會,就要與社會緊密對接。科研工作做得好,科技成果的轉化程度就高,服務社會的貢獻就大。呂麗華以自身實際工作為例,向廣大科技工作者介紹了其團隊在服務基層、服務百姓方面所收獲的成效:“近年來,我們動物科技學院在院長劉文忠教授的帶領下,積極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把論文寫到了養殖戶、養殖場、獸藥廠等,在山西的南北東西都留下我們科研和實踐的足跡,既服務了廣大養殖場和養殖企業,又收獲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學院科研團隊連續三年榮獲山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創新科研要走新道路、謀新辦法、建新體系,就要與團隊協同緊密相連。談到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時,呂麗華坦言:“科技工作者必須由過去的‘單兵作戰’向現在的‘協同創新’逐步轉變,著力將日常的科研工作由個體行為轉變為群體行為,由個人行為轉變為組織行為,由松散行為轉變為聚集行為,由隨機行為轉變為制度行為,努力打造資源共享、團隊作戰等比較優勢。建設完善多條內外互通、上下共聯、全面輻射三晉、助農惠農的科研‘協同創新’產業鏈。”此外,她認為科研創新要從小合作到大合作再到長遠合作,就要推動科技創新由“不著天地”向“頂天立地”轉變。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具體到科研sP35cnat081TrOasi/MGSw==工作來講,科研工作者也必須堅守科技工作者求真務實的基本底線,堅持實事求是的理想信仰。呂麗華認為,守住底線是誠信科研的前提,為此科研人員應該牢記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使命,立足崗位、敬業奉獻,淡泊名利,堅持求真的信念,絕不弄虛作假,靜心研究探索,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培養人才、研究科學、服務社會和傳承文化。科研人員除了做到抵制學術造假外,還要做到廉潔從業,共建廉潔高效健康的科研新體系。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在呂麗華看來,科研工作者要以匠心科研為內核建常態化隊伍。首先,匠心科研是不懈堅持的倔強。“只要擁有一種純粹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我們每個人都是匠人,科研工作往往是屢敗屢戰的堅持不懈,是長年累月的枯燥重復,我們必須擁有一心扎進科研的忘我情懷和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其次,匠心科研是敢想敢干的實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是每一名科技工作者都應具備的素質。呂麗華指出,當前,山西省的產業轉型升級到了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科技工作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此,她提議廣大科技工作者應聚焦產業,做山西改革發展的建設者;勇攀高峰,做推動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甘于奉獻,做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求真務實,做弘揚科學精神的踐行者;崇本尚德,做良好學術生態的維護者;前承后續,做科研后備力量的培養者。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本次會議為新起點,以“一帶一路”建設為新指向,以服務三晉為總目標,勇于擔當時代重任,不斷攀登創新高峰,放眼國際,時刻關注科技前沿動態;立足本土,以山西經濟發展為所指,將我們的科研成果運用到轉型發展和精準扶貧中去,借助農谷建設的東風,狠抓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重大項目的建設,提升協同創新和科技扶貧的成效,要敢為人先、求真誠信、拼搏奉獻,為決勝全面小康、服務三晉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