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便捷之外,“無現金”累計下來的海量數據同樣是一筆財富。“家樂福過去都是購買完成后送給消費者紙質優惠券,誰來都是這幾張,但很多優惠券還沒出門就被扔進了垃圾箱。移動支付的普及,讓我們能夠對用戶畫像,你還沒來就知道你需要什么,可以只發給你一張電子優惠券,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在余瑩看來,包括線下場景內電子會員卡的使用和大數據服務能力的加強,才是“無現金”的真正未來。
對于用戶來講,“無現金”也意味著個人信用數據的累積。共享單車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表示,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的用戶,就可以不交押金使用小黃車。“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無現金能夠更好地推動整個社會在信用數據方面的累積,最終實現信用社會。”
數據的累積,甚至可以幫助線下商家像電商賣家一樣,獲得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信貸服務。井賢棟表示:“我們希望未來幾年時間,由于有了移動支付沉淀下來的數據,能夠給小微商家提供更好的金融信貸支持。”孟添也表示:“無現金最大的意義莫過于數據的有效累積。不同場景下大數據的積累,如果結合人工智能開展相關分析與運營,能夠帶來無法預見的巨大價值。這樣的積累也為打通整個社會條塊分割的數據源提供了條件。征信成本居高不下是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長期以來無法解決的癥結所在,無現金社會或許能夠帶來一絲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