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范琛 “‘大數據’是繼‘云計算’后新一輪信息革命的引領者,它主要是以‘海量數據+復雜類型數據’組成,它的真正價值在于數據之間有非常高的相關性,正是這種相關性,從而使大數據變得有意義。未來大數據將成為政府信息化核心驅動力,不僅要為政府提供整體的分析能力,還會為政府降低管理成本,從而使管理更加高效、合理。”1月12日,在太原理工大學榆次分校區舉辦的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分論壇上,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總部副主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苗啟廣報告中的“大數據”概念備受關注。
“當下,正值移動互聯網‘占領’全球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手機APP層出不窮,行業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以前傳統的存儲方式在容量、性能、智能化等方面無法滿足需求。云存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模式,作為大數據的存儲服務商,云存儲平臺為大數據的分析提供了“水”的來源,有了這些數據,再配置上一些數據分析工具——云計算,完全可以產生一些非常有價值的分析數據報告……”報告讓更多的關注者了解了“云計算”與“大數據”的“魚水”關系,了解了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對基礎設施、軟件的進一步開發,從而催生出很多以服務對象為目標的大數據來實現信息共享,以達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核心驅動作用。
據了解,今年,山西省把數字經濟作為戰略轉型的重點,把“大數據”列為了全省發展中的五大戰略之一,提出了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智慧山西的主要工作,目前,信息化發展水平已經成為了衡量山西省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在論壇會場,還舉行了太原理工大學榆次分校區大數據學院、研究院暨山西省大數據發展聯盟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