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總有忙不完的事情,整日陷在煩瑣中。很久都沒有去看山游水了,微信整天響個不停,一聲問候里卻夾雜著很多廣告,讓人心情逐漸浮躁,更別說沉下心來閱讀了。
“嗨,一起聽書吧!還記得我們看過的那些書,讀過的那些好文嗎?”久未聯(lián)系的中學同學發(fā)來微信,才想起書櫥里那些蒙了灰塵的書籍。倚坐床頭,下載好聽書軟件,選來選去,驚喜一陣陣襲來,一卷卷書輕松地“存”進了手機。
夜里十點躺在床上,關上燈,打開手機里的聽書軟件,點擊三毛的《萬水千1E6YpwGQ6Req517yBKvRR9ewmVLQgBaUg0nTwEy/bgc=山走遍》,悅耳的聲音輕輕地飄出來,配樂也是熟悉的 《橄欖樹》《滾滾紅塵》……聽著一個個片段,思緒仿佛被拉到從前。初二的那個暑假,在同學家里邂逅了《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然后就一發(fā)不可收地喜歡上三毛。一次次去書店,然后用積攢的零花錢,將她寫的書一本本搬回家,如饑似渴般閱讀。若干年后的此時,聽著書中熟悉的內容,仿佛自己還是那個騎車上學的少年,往事歷歷在目,似故友重逢。
就此,我開始了“聽書”的時光。聽完三毛,聽席慕蓉、海子的詩,再聽聽唐詩宋詞。有時聽著聽著,倦極而眠,醒來時手機里的讀書聲仍朗朗不斷,那些書仿佛鋪天蓋地散落在床上,整個房間染滿書的芬芳。
生活有了“聽書”這件事,仿佛打開了一扇門窗,將自己從日常的煩瑣中片刻抽身出來。不再輕易地煩躁,待人接物也比以前溫和了許多。因為與書中描繪的種種美好事物相遇,在書海中徜徉,書香洇染中,仿佛重新遇見那個最好最真的自己。胡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