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各新聞單位,尤其是中央主要媒體積極投身媒體融合發展,不斷探索融合發展路徑,大力發展新媒體業務。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的態勢日益呈現,新聞輿論工作氣象一新,媒體融合闊步從相加邁向相融。
據統計,我國移動新聞用戶已超過5億,占網民總數的70%以上。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興媒體的發展,極大改變了新聞傳播和新聞生產方式,也深刻改變著媒體格局與輿論生態。
面對沖擊和挑戰,面對傳播形態的深刻變化,如何適應新興媒體特點,拓展主流聲音傳播途徑,擴大主流媒體覆蓋范圍,占領新興輿論陣地,成為擺在所有傳統媒體面前的嚴峻課題。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媒體融合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大任務,中央專門印發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作出深刻闡述,強調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要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過去幾年間,在探索與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媒體深刻地意識到:媒體融合是傳媒領域一場重大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不可回避的發展趨勢。只有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才能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牢牢掌握輿論主導權。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有的以“‘中央廚房’式全媒體報道平臺”的建設取勝,有的以視頻報道領銜,還有的主攻人工智能設計,在深度融合發展的征程中,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今年兩會期間,人民日報全面啟動“中央廚房”運行機制,“報、網、端、微”一體聯動,建立移動優先、PC做全、紙媒做深、多次生成、多元傳播的策采編發新流程;新華社構建統一指揮、集中制作、梯次生成、多終端分發、全媒體覆蓋的采編流程、發稿架構;光明日報推出的“兩會沙龍”實現融媒體報道流程全部打通,經濟日報探索嘗試一種素材多次加工的新的融媒體生產機制。
越來越多的媒體整合內部組織架構,設立全媒體或融媒體機構,統籌采編資源,推動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媒體成立融媒體新聞指揮中心,實現傳播渠道的全能化和生產布局的合理化;越來越多的媒體打破常規,采用融合的思路,開展項目建設,建立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
改革無止境,創新不停歇。融合發展是一場深刻變革,推動媒體深度融合,讓主陣地更牢固、主旋律更響亮,一代媒體人使命在肩,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