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不失時機宣傳自己“創新名片”的還有十九大代表、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18日陜西省代表團的討論會上,他向在場記者發出邀請,歡迎大家參加即將在11月舉行的“2017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今天的華夏大地,處處涌動著創新的活力。
為給創新營造更好的環境,一系列科技體制改革政策出臺。報告中說,5年來“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
“這其中很多科技體制改革政策讓我們科技人員受益?!笔糯蟠?、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科技管理部主任戴新華告訴筆者,科研經費“打醬油的錢也可以買醋了”,這得益于2016年科研經費管理政策的改革,科研院所在項目預算調劑上有了更大自主權。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科技成果轉化“三部曲”、《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教學科研人員因公臨時出國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一項項創新政策打破束縛科技人員施展才華的條條框框,把鼓勵創新的國家戰略落到實處。
創新目標,讓努力明確方向
報告提出,“到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清晰的目標給中國的創新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人民生活賴之以好?!敝锌圃涸菏?、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林認為,進入新階段、面對新使命、實現新目標,科技界的“奮發有為”也需要注入時代新內涵。他表示,要堅定創新自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原始創新,在從“跟蹤并行”向“領跑轉變”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把握戰略機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主力軍作用。
“十九大報告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確定為我國未來發展的七大戰略之一。這對寧夏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十九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說,寧夏是西部地區,創新水平比較低,與東部地區還有不小差距,繼續走拼資源的老路肯定不行,必須走一條創新之路?!拔覀冐瀼芈鋵嵤糯缶瘢瑢嵤﹦撔买寗影l展戰略,就是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以全面創新引領全面發展,讓創新成為寧夏大地最鮮明的時代特征。”
報告提到,要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等,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等。十九大代表、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舒印彪很有感觸:“前幾年我們常說國家電網是世界第二大企業,全球最大的能源企業。我們以后還要在‘強’上下功夫,成為科技創新能力強、國際競爭力強的國際能源企業。”他表示,國家電網將瞄準科技前沿,勇當自主創新的領頭雁,發展中國戰略科技力量,增強國際競爭力,集中力量攻克一批能源領域的重大核心技術,支撐新一代電力系統和能源互聯網建設,搶占電力科技的制高點,以推動中國從電力大國到電力強國的轉變。
十九大代表、“天河一號”研發部部長孟祥飛說,總書記在報告里強調“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表明國家對信息技術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的認識。在此過程中,超級計算機的平臺作用將更加凸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都離不開超級計算機的支撐。“我們正在積極探索構建超級計算與人工智能、大數據融合的平臺,同時開拓更多與產業結合的項目,如構建鋼鐵冶煉高爐大數據平臺、數字礦山和無人開采信息化系統,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培育。”他說。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289廠副總工程師、首席專家鄧建華認為,對于航天科技工作者而言,要有牢固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拔覀円淮忠淮暮教烊艘^續傳承航天精神,扎實走技術創新發展之路,開展前沿性技術的預先研究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從航天大國到航天強國的跨越。”劉莉 操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