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習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強調:“要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環境污染綜合治理、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等方面采取超常舉措,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
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光伏產業開發利用,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有序開發”的原則,積極推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綠色發展,綠色生活”,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的重要理念,持續為發展注入“綠色”動力。忻州市繁峙縣沙河鎮因地制宜,依靠光伏產業發展,為地方脫貧致富謀出路,同時也為山西省開發利用光伏產業提供了寶貴經驗。
9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沙河鎮西沿口村,看到一戶戶人家屋頂和院子中擺放著整齊的太陽能板。“太陽能發電是國家政策支持倡導的項目,符合西沿口村建設綠色、節能、環保的發展思路。不會浪費一塊土地,能夠讓經濟效益最大化。”繁峙縣沙河鎮西沿口村村委會主任劉三和對記者說道。
據了解,這個光伏太陽能發電項目采用“政府+企業+電力公司+貧困戶+保險公司”的合作模式,是目前沙河鎮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
過去大量使用煤炭發電給環境帶來的污染,讓人們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開發及利用清潔型能源,勢在必行。光伏發電項目的推進,讓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兩翼齊飛、相輔相成,為充分利用新能源、創新發展方式提供了示范。
為了發展經濟,村里首先想到了利用光伏能源發電。為籌建光伏發電項目,村里爭取到扶貧專項資金50萬元,由縣政府控股公司繁峙縣瑞隆光伏電力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公司為每戶墊付1萬元資金,擴容了變壓器,并免費提供運營維護。為幫助貧困戶,經過層層篩選,選擇符合條件的86戶貧困戶參與受益,由政府引導銀行給這些貧困戶提供2.1萬元小額貸款入股20年,并享受每戶5000元的扶貧資金補貼,所有設備均由保險公司進行保障,如遇刮風下雨等意外因素造成的損失均由保險公司理賠。據統計,每年通過該項目能為每戶貧困家庭增收3000元。目前,西沿口村光伏發電項目已竣工并網。
一位安裝了光伏設備的村民周文青對記者說:“這項目綠色環保,又不占地方、不需要勞動力,每年能拿3000元,還有政府的保障,安全可靠。這些年來政府一直記著我們、幫助我們,讓我們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日子越過越紅火。”